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王殿民:和合共生开新局 让三晋文化历史星河闪耀亮丽河东光彩
王殿民:和合共生开新局 让三晋文化历史星河闪耀亮丽河东光彩
当代儒学网   2022-05-30 08:38:31 作者:子清辑 来源:今日运城 文字大小:[][][]

 

编者按:2022年5月27日,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2022年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殿民以“和合共生开新局,团结一致求奋进,再创我市三晋文化研究新辉煌”主题发表讲话,从四方面阐述了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要自觉把学术研究、文化研讨与成果创新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统一起来,自觉服务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现将讲话全文刊发如下:

 

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殿民

 

 

和合共生开新局 团结一致求奋进

再创我市三晋文化研究新辉煌

——王殿民会长在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2022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25月27日)

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殿民

 

 

同志们:

 

今天,我围绕“和合共生开新局,团结一致求奋进,再创我市三晋文化研究新辉煌”这个议题,跟大家讲讲心里话,核心意思,就是我们每个三晋文化人在今后工作中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拥有什么样的境界格局、遵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树立什么样的思想操守。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讲到和合文化,不仅深入阐释了和合文化的内涵,而且深度发掘了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和合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合文化?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演进过程中,和合理念代代相传,作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血液中,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那么和合文化是如何演变而来的?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最初的意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嘴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中的“和”字有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此后,老子“负阴而抱阳”;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继承、弘扬孔子“和”的思想,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墨子“兼爱”“和合”“非攻”“尚同”;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时移世易,和合文化历久弥新,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总书记从宇宙观、国际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揭示了和合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在国际国内都倡导“万物和谐”的和合文化,我们三晋文化研究会作为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机构,践行和合文化当是应有之意,更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和使命担当。

过去的牛年,我们以“海纳百川,大气磅礴”的格局,以“与人为善,开诚布公”的胸襟,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大度,以“学术切磋华山论剑”的威武,以“百家讲堂百家争鸣”的气象,无数个研究会会员的“我”集合成“我们”,愿当孺子牛,勇为拓荒牛,甘做老黄牛。一个个平凡的奋斗者,身体力行诠释着“三晋文化研究会人”的责任担当,克服困难,打开局面,赢得成功,使得三晋文化研创事业初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为蓬勃向上繁荣发展而欣慰,同时为存在着精英不精、文人相轻、思想僵化、创新不足、闭门造车、课题陈旧等现象而担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我今天向大家倡导和合文化的原因所在,目的就是要把和合文化化作春风温暖人心,把和合文化化作春雨滋润人心,把和合文化化作春光照耀人心,从而达到塑和合之行、助和合之路、提和合之气,开和合之局,不断提升三晋文化研究人员的精气神,打造和形成一支既有舜帝的德孝,又有关公的忠勇,还有晋商的诚信,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合谋而为、合力奋进的文化各路精英和人才队伍,从而促进河东文化大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四点希望和要求。

 

一、坚守和合之道,通过培育文化化豁达胸襟,实现从文人相轻到文人相惜的转变

 

和合之道从其人文属性上来讲,就是人与人、家与家、族与族、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和而不同,合则共荣。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人有包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包容是五德之首,如果没有包容也就谈不上和合。要做到包容首先要有豁达的胸襟,特别是我们这些文化人要从文人相轻到文人相惜,培育豁达的胸襟则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豁达是指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能容人容事,也可以说豁达是一种大度和宽容,是一种品格和美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豁达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地位再高依然温和待人、谦恭有礼,名声再响依旧初心不改、大度宽容,才气再足也要懂得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人何以相轻?这其中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如下三点:一是自信于“己”。从文人之“人”来说,出于“人”对自己的作品、学识的过分自信。自信自然不是坏事,但如果过了头,就往往会走向反面。自古有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要知道,时间是最富有意义的变量,也是最为公正的朋友,文人及其作品的地位最终还得由文学史给出结论,而不是个人说了算。二是嫉妒于“他”,当对自己的才干及作品形成竞争性压力及抗衡时,便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三是贬低于“人”,“烧石灰见不得卖面的”。封建保守自私狭隘的劣根性,形成文人之间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压制诋毁。那种以为贬低了别人,就抬高了自己的想法,既幼稚可笑,还误人误己。先哲有言:“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淫逸骄奢,仕途无益”。所以说,文人相轻百害而无一利,不利于文人正确认识自身及其作品,也不利于文人的成长与文化的发展。

过去彼此陌生、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虽然年龄不同,性格迥异,气质有别,术业不同,爱好不一,都是本领域本专业在运城乃至全省全国的翘楚,各有所长,多有建树。但我们都是同道而谋,怀抱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走到一起,就是为了振兴河东文化而相聚于此,希望大家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承载成人达己的共享意识;与有水平人常交流,向高素质者勤汲取,善于同智者为伍、和高手交友。同时,要优化和跟进交往方式,处于特殊场合,面对名利取舍,真正的高手是能胜时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时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传递朴素的平等愿望。就人际关系而言,最理想的是让大家在研究会广结朋友,像老子和孔子一样亦师亦友的相亲相敬之情,像“竹林七贤”一样各自欣赏的团结互勉之情,像“刘关张”一样桃园三结义的手足之情,像李白杜甫诗仙与诗圣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的知音相赏,像毛泽东与柳亚子之间爱国情怀的诗文唱和,心向往之。对于每一位文化人都要扬人之长而不揭人之短,要成人之美而不乘人之危,要锦上添花而不落井下石。

文人当有坦荡洒落的襟怀,当有风流蕴藉的品格,当有光辉俊洁的志节。我们要时刻以大文豪鲁迅先生的讲话对照自己:“过去我以为,别人尊重自己,是因为自己的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自己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能够以和合文化为基础,以研究会为纽带,以共同目标为价值追求,以“人和”为乐,以团结为贵,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氛围,欢乐工作,开心生活,从三晋文化研究会自身做起,开创一个“文人相助”“文人相惜”“文人相敬”新时代文人相处和衷共济的新局面。

 

二、展现和合之美,通过似曾相识研究课题,实现从简单罗列到权威发声的转变

 

倡导和合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展现和合之美,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进而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的和合之美,从广义上讲,琴瑟和鸣,黄钟大吕,是音律的和合之美;青山绿水,山峦峰谷,是自然的和合之美;天有其时,地有其财,是人与自然的和合之美;谅解宽容,与人为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合之美;平等和谐,兼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乱,是社会的和合之美。文化的和合之美,从狭义上讲,在于字句中蕴含的内涵之美,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等等,我们文化人的职责就在于让文化的和合之美更加璀璨耀眼。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创新能引领和合彰显其更大的魅力。文化之美之所以历久弥新,是源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文化创新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课题。对绵延5000多年的河东文化,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今天,站在河东文化研究创新的新起点上,我们需要克服对传统文化的浮躁功利心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继承,去研究,去确定。既要仰望“巍巍中条文化”的高度,又要俯察“浩浩盐湖文化”的深度;既要让“尧舜禹”走进我们的视野,又要把“关公等河东名人文化”摆在我们的案头。文化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创新精神。创新课题要有创新精神,精神是支柱,是创新的动力所在。我们运城人不管缺什么,唯独不缺的就是精神。确定了研究课题,我们就要充分发挥“敢创敢试、独树一帜、大胆争先、锲而不舍、乐观进取、执着专注、踏实奉献”的运城人精神。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注重实践,实践出真知,是创新的源泉所在。在具体的文化研究中,特别是在“河东名人馆”“河东大典”“百度百科”“百度词条”“成语典故”等文化课题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挖掘要深、发现要早、观察要细、立意要高、成果要精,善于在创新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创新的成果上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要善于把传统研究手法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拓宽研究方式,传播文化魅力;特别是要发扬和合共赢精神,加强交流学习、与各大专院校合作,促成产学研结合,与有影响的企业公司合作,促成会校联合、会企联合,立足河东实际,走出去、请进来,以人之长,为我所用,以宽广的视野、广泛的合作做大做强河东文化繁荣发展的大文章。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河东从来不缺优秀文化研究的好素材,从来不缺抒写时代进步史诗的丰厚土壤。赓续不绝的河东文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镌刻着深刻的民族记忆和历史变迁,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无穷的精神滋养和浩如烟海的古籍典藏。但河东文化的复兴,绝不是简单罗列,照搬照抄,而是应该从浩如烟海的典藏中总结挖掘出能够服务于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成果来。三晋文化研究会的诸位专家学者必须注重创新课题,把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活力源泉,把创新作为从“简单复制”到“权威发声”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写文、讲课、著书、立说、办刊物,在既定的研究课题之中,决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照搬照抄。在支持发展个性,尊重个人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克服小团体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鼓励学术合作,弘扬团队精神,努力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意、善于创新的人才,产生具有创新价值、独领风骚的创新成果。

 

三、夯实和合之本,通过锤炼精英队伍,实现从薪火相传到燎原河东的转变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靠人。推动实现河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有担当的文化人、有绝技的手艺人、有情怀的开拓者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为此,我们要在文化繁荣中锤炼精英队伍,在文化创新中打造卓越团队,要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的用人导向,形成以人为本、人才为先、德才兼备、精英荟萃的人才队伍。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化”人,文化的最终成果是塑魂。德行与才能孰重孰轻?有一个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借鉴与思考。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物色一个接班人。在一段时间的挑选和培养过后,老锁匠决定在两个年轻人中做出选择。测试的方法很简单,两个保险柜,由两个徒弟分别去打开。保险柜打开后,老锁匠问两个人,保险柜内有什么,大徒弟双眼放光,“师傅,里面全是百元大钞。”而二徒弟却支吾半天说,“师傅,我没有去看里面有什么,因为您只让我打开锁。”测试的结果是二徒弟胜出。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任何行业都要讲求‘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需要很高的职业操守,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否则,稍有私念便容易起贪心。每个修锁的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其实,有关德行与才能孰重孰轻的讨论本无需进行,在很多企业中,一直流传着这样的用人准则,“有才有德先用,有德无才慎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我们在行政工作中深有体会,举一贤才众人聚之,举一庸才众人远之,举一坏才众人恶之。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里强调的是,要把修德放在首位。格局要大、胸襟要宽、视野要广,干任何事情都要“志当存高远,心应向莲洁”。我们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研究成果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用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文品的统一,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靠德才兼备成就人生价值。

在座的各位和市县两级研究会的所有同志是我们精英队伍的基本力量,是我们河东文化兴旺发达的源泉所在,今后我们要利用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平台把培养、推举、造就人才的目光放长放远,要从大专院校邀请,要从13个县(市、区)基层一线培养,要在文旅行业发现,要把富有情怀和学养的民间高手挖掘和使用起来,力争让全市热爱文化研究的基层人才脱颖而出,使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对路、年富力强的文化队伍。大力扶持新生力量,培育一批文化新人,从而形成一批富有河东特色的文化品牌,造就一批河东文化名人,组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类文化人才齐全的“三晋河东文化军团”,努力形成我市文化人才代代相传、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生动局面。

 

四、把握和合之势,通过研究成果的实践运用,实现从小众研究到服务大局的转变

 

和合是一种文化基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时代发展中起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以文化人,实际上就是重视人文教育、精神成长、思想提升,让人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接近正确的价值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紧跟时代步伐,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与人民群众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文化的脉动,从时代之变、运城振兴、乡村富裕,群众呼声中展现河东文化之美,展现新时代恢宏的精神气象。

与时代同行、为人民研究,这是我们三晋研究会工作的宗旨。一年多来,我们在承接上级有关项目的文化研究上,特别是在“河东名人馆”“盐湖畅想”“百年筑梦”“运城名片”“百度百科”“百度词条”“成语典故”“运城精神提炼”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市三晋文化研究会肩负着市委市政府托付的各项重要工作,肩负着党和政府思想文化意志体现的“最后一公里”的渗透与拓展。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说中国上半场打的是经济振兴,下半场打的就是文化繁荣,过去是跑马圈地过程,现在是精耕细作时期,淘金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时代,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资本”型增长;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运营”型增长;而这个未来必然是文化的注入、文化的发展。对个人而言,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更渴望精神的饱满、心灵的充实;对社会而言,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这一切都将使文化人大展风姿、大有作为,进一步实现价值、做出贡献。常言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花感雨恩,方得其艳丽;己感彼恩,方得其壮大。我们三晋文化研究会文化队伍中多是体制内退休的老同志,应该理解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丰富学养、广博见识、素质本领、地位影响、大有作为的身家头衔皆源自于党组织多年的培养,源自于工作岗位上的千锤百炼,更应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应该懂得我们曾饮何方水、曾食何地粮、曾受何处禄!念兹在兹,不忘初心,报恩于党,还情于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市两会提出了要打造“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的新运城,这不仅是全市人民未来五年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文化研究者在文化研究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服务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应该自觉把学术研究、文化研讨与成果创新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统一起来,自觉服务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应有的贡献。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如果你看过大海,就不介意池塘里的是非。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小合作就要放下态度,彼此尊重;大合作就要放下利益,彼此平衡;一辈子的合作就要放下脾性,彼此成就。一味索取,不懂付出;一味任性,不知让步;到最后必然输得精光。共同成长,才是生存之道。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家庭如此,友谊如此,事业亦如此。

同志们,我特别欣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的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人生虽有限,功业总无涯,又一条征程,正摆在脚下!身处大时代、大变局,我们三晋文化工作者更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襟怀,站立黄河岸畔,勇立条山之巅,不断突破超越,投身复兴河东文化的滚滚洪流,以和合文化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让三晋文化的历史星河闪耀更多的河东光彩。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