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柳河东:《中庸》开示的儒家哲学与人性智慧——山西国学大讲堂己亥年收官之讲
柳河东:《中庸》开示的儒家哲学与人性智慧——山西国学大讲堂己亥年收官之讲
当代儒学网   2020-01-16 13:20:23 作者:林子清 来源:山西国学大讲堂 文字大小:[][][]

 

山西国学大讲堂己亥年名家公益讲座第十讲

 

    己亥冬至,太原文庙,少长咸集,同仁会聚,听名家之讲,研习儒家经典,探寻人性智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寒冷的冬日里平添一道温暖而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2019年12月22日,山西国学大讲堂己亥年收官之讲——名家公益讲座第十讲在省城人文高地成功举办。北京儒学书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当代儒学领军人柳河东先生为山西儒林同仁与国学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精彩讲座:《<中庸>读解:儒家哲学与人性光明》。

    柳河东先生三十年前始研《中庸》,十五年前熟背《中庸》。他结合30年的研习心得,从“全书概说与篇章梳理”“核心义理解读——儒家人生哲学”“上篇精解——中庸之道”“下篇精解——诚明之道”“君子之道——人性光明”五个方面,从“儒家哲学——理论思辨、道问学的维度”与“人性光明——实践修养、尊德性的维度”两个层面,结合人生修养和治国理政案例,深入浅出,为大家进行了生动讲解。

    柳河东认为,《中庸》为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之一,是记述“孔门心法”、儒家哲学、人性智慧、身心修养境界与方法、齐家处世与治国理政要道的重要典籍,为孔子之孙子思所创、门人与后世学者加工集体创作而成。

    关于子思作《中庸》的目的,柳河东认为后世学者大体持两种意见,一是为了传道,即道问学,宋儒认为“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二是为了明德,即尊德性,汉儒认为“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柳河东讲,从汉魏、经唐宋、至元明清,《中庸》经历了一个地位不断提升的历史过程。《中庸》原为《礼记》49篇中的一篇(第31篇),由于汉代著名学者郑玄之注,《礼记》上升为经,地位超过《周礼》《仪礼》,成为五经之一;唐代韩愈、柳宗元、李翱等推崇;北宋仁宗重视,对新中进士颁赐《中庸》作为奖励;南宋程朱等推崇,成为四书之一;元、明、清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

    《中庸》重要到什么程度?好到什么地步?程子誉其“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善读《中庸》者,只须得此一书,则终身用之不尽。朱子评赞《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提挈纲维,开示蕴奥”,历选古圣先贤之书,没有比这本书更“明且尽者也”。

    但是,《中庸》是四书中最为难读的一书,就连朱子也讲初期读之“都心烦,看不得”,在为学次第中,主张将其列为四书中最后读的书,《大学》《论语》《孟子》三书依次读了,最后才读《中庸》,“以尽其精微。”

 

北京儒学书院院长柳河东讲《中庸》:儒家哲学与人性光明


    关于《中庸》的核心义理,柳河东讲,《中庸》全文总计3500多字,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及次数分别为:道59次,君子35次,诚25次,中24次,明24次,德23次,庸13次。根据全文及上、下篇所讲的主要内容,结合关键词分析,其核心义理、中心内容在于:中庸之道、诚明之道、君子之道。三者相互印证、相互生发、相互包涵,三位一体,统一于圣贤之道、儒家之道。

    冯友兰先生定义哲学为“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胡适先生对哲学的定义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根据两位先生对哲学的定义,柳河东认为《中庸》一书详尽阐述、揭示了儒家人生哲学,即儒家之道,基本理路为“推天理以明人事——修人道以顺天道”,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其理论基础为“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即人与天地万物本性上合一、本质上不二。

    关于中庸之道,柳河东讲,为上篇19章的中心内容。上篇第1章至19章应把握五个要点:一、“时中”的原则。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为大,君子讲话、行事要分场合、看时间、合时宜,恰到好处;相反就是小人的作法,不分场合、不分时间,言行随意,毫无顾忌。二、“执两用中”,即执中、中道的原则。子曰:“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讲话行事、为人处事、行政举措,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三、“切己”的原则。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道不离身,道不离己。孔子为万世树立了深刻反思、自我批评、切己体察、严格修身的表率、典范:“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柳河东讲,很多年前几次读此,对夫子切己反思精神感动得要掉泪。四、“亲近”的原则。“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道在亲近,由近而远,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在齐家。五、“恒常”的原则。程颐认为,“庸”为“不易”之意。不变的道,恒常之道,就在日常规范中。个人修身、家国齐治,均须依“礼”。上篇中以舜、文王、武王、周公等为例讲了孝、祭、齐、治等礼。这或许是《中庸》被收录在《礼记》中的重要缘由。

    关于至诚之道,柳河东讲,为下篇14章的中心内容。第20章很长,可谓全书枢纽章,承上中论,讲述“三达德”“五达道”“治平九经”;启下诚论,“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治平天下所以能够成功,系于一个字:诚。关于诚明之道,下篇第20章至33章中须把握以下五个要点:一、明诚工夫。“自明诚,谓之教。”欲达诚,须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且要下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二、至诚通天。“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三、至诚明化。至诚能化,“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如神,“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四、至诚之德。至诚之德,便是圣人之德,“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五、圣德配天。圣人之德,便是天人合德、天人合一之境界,“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纯全至仁之人道,深厚无比之地道,广大无尽之天道,三者相合相洽,呈现出大化同流的生命境界。

 

《<中庸>读解:儒家哲学与人性光明》演讲纲要
 

    柳河东认为,上篇重在论中庸之道,下篇重在讲诚明之道,全书通篇讲君子之道。第1章与第33章,开首与结尾以君子之道、君子“慎独”、天人合道合德相呼应。诚明之道是实现中庸之道的途径与方法,君子之道是中庸之道、诚明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实与呈现。君子之道可谓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是统领全书的主旨。《中庸》难读,最难的地方在于语意难以贯通,里面谈了许多议题,显得繁杂,以致文理看似不连贯,初读很难读。找到了君子之道这条红线和主旨,就好读了,很快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第33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又是对君子之道的精辟论述。引《诗经》七句以论君子之道,以总结和明示中庸之道、诚明之道,及修道所成就的中庸之德、至诚之德、君子之德、圣贤之德、光明德性。“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笃恭而天下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圣贤之道、圣贤之德在现实生活中难以企及,门坎很高;君子之道、君子之德则是活生生的可以落地,人人皆可修养而成,通过中庸之道、至诚之道的人生修炼,“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暗然而日彰”,由小人到君子,由小君子到大君子,渐次提升,直至贤、圣,达至美妙悦乐的人性光明境界。

    柳河东讲,明代两大儒、河东学派领袖薛瑄与姚江学派领袖王阳明临终分别留言:“七十六年无一事,此心惟觉性天通”“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讲座临近结束,柳河东结合其“生命儒学”研究成果和修习心得,以文清公“性通天”与文成公“心光明”所表达的精神境界,与听众共勉,并提醒大家不能仅从“中庸”字面之意和近百年来大家对“中庸”曲解、误解之意,先入为主地读《中庸》,当从修身养性之至德、齐家治国之要道,心性修养、家国治理、生命提升的境界和规律上研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能读懂,方可获益。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最后,柳河东认为东西文化在最高处与接地气处是相近的、互通的,可以相互印证以加深理解和领悟。他赞许梁涛先生的解法,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著名墓志铭,对“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进行详解,加深对君子之道、诚明之道、中庸之道的理解与把握。

 

山西国学大讲堂己亥年名家公益讲座第十讲现场

 

相关链接:

 

国学大讲堂戊戌收官:柳河东讲解“三传” 纵论春秋风云与儒家笔法(组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10397.html

 

国学大讲堂丁酉第十讲:柳河东析解《周礼》《仪礼》《礼记》及“三礼”精神价值(组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9829.html

 

国学大讲堂丁酉第七讲成功举办:柳河东讲《论语》要义与人生哲学(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9642.html

 

国学大讲堂丙申讲座收官柳河东主讲《尚书》:上古史记与永续不息的文化根基(组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9154.html

 

山西国学大讲堂乙未第十讲:柳河东讲《易经》解读与人生智慧(组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8198.html

 

山西国学大讲堂甲午第十讲 柳河东“当代儒学在文化强国中的历史与作用”(组图)

http://www.cccrx.org/diqu/html/?6664.html

 

山西国学大讲堂壬辰第十讲柳河东论儒家文化与市场伦理(组图)

http://www.cccrx.org/ddrx/html/?4384.html

 

山西国学大讲堂壬辰年第三讲:柳河东论三晋儒学历史、贡献、价值

http://www.cccrx.org/ddrx/html/?766.html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