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山西省儒学会赴大同朔州调研 推动两市儒学组织建设(组图)
山西省儒学会赴大同朔州调研 推动两市儒学组织建设(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8-09-18 01:39:26 作者:林子清 来源: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书院工作委员会 文字大小:[][][]

 

大同四合院调研座谈会

 

    9月8-9日,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调研组一行五人赴大同、朔州,对两市的儒学文化传播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并指导与推动当地书院、儒学组织建设。调研组由会长柳河东带队,书院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孟永华、常务理事杜改转、特聘专家吴秋育、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林子清参加。


    在大同,调研组考察走访了大同市部分国学传播机构,并在大同鼓楼东街老大同四合院召开了座谈会,与大同市知名文化学者赵佃玺、大同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赵鑫瑞、平城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日华,及相关同仁张凤玲、沈玉莲、武凤仁等,就创办大同书院、大同市儒家文化促进会、大同9.28祭孔活动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参观大同民俗博物馆

 


    在朔州,由调研组与朔州市国学研究会会长邸继文共同召集,组织召开了30余人参加的国学交流座谈会,与会人员汇报交流了各方经典教育成果,总结了“国学推广朔州模式”——“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的成就与经验,对朔州市儒家文化促进会筹建工作进行了探讨。

 

 

  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综述

    “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简称“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在市委“五城联创”办的统一指导下由民间社团“朔州市国学研究会”前期发起、推动并逐步完善形成的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志愿普及活动。活动总体指导思想是:志愿献爱心、书香进万家。工作开展十年来,已经影响、示范、感染、带动了近2000多个家庭参与“落实亲子共学,建设书香家庭”活动;无偿复制了约30个社区国学导读班;义务培养出近500余名国学师资志愿服务者;有近1000余名学习者能够全本背诵《论语》。朔州的这一基层志愿服务活动为当代全国性的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文化传承作出了示范性贡献。


    一、“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通过十年时间逐步完善形成的


    2006年11月,我市地方税务局机关干部邸继文同志以国学志愿者身份从北京四海经典导读中心引入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字白文版国学诵读教材,在朔城区六完小附近创办国学经典导读示范班,正式点燃了朔州国学经典教育的第一把火。2007年6月,注册“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后更名为“朔州市国学研究会”),并于当年暑假在市中心广场举行“广场晨诵”公益推广活动,后连续九年举行暑期“广场晨诵”。2008年开始陆续支出文轩、博雅、元谦、国英、弘道、弘文、孝恩、仁和、近思、传习、笃志、鹿鸣、斯文、采芹、肄业、金玉等社区经典导读机构,截止2015年底全市已建成30来个社区国学班,成为推动国学普及的原始力量。2009年,政协委员向我市时任市委书记田喜荣同志提出“用10-20年时间,把朔州建成全球性的国学推广中心,建成东方的西雅图”,田书记回应“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到就能做到”。2010年国学会推出“国学推广朔州模式”概念,并首次提出“十百千万”阵地建设目标。2011年开始筹划建设朔州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敬德书院”,截止2015年底已民间投资200万元,一期建成占地40余亩的基地轮廓。2012年开始筹划举办“《论语》背诵电视大奖赛”。2014年国学会开始举行“文庙祭孔”活动,并同步创办“家庭国德”成人夜校班,免费培训国学师资力量。2015年有意识过“我们的节日”,于端午、重阳两节举行“汉服吟诗”会,吟诵《诗经》等中华诗词,同时固定性举办“儒学周会”与“周末诵经”等公益活动。2016年2月26日,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环保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命名该项目为全国一百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并且是这一百个志愿服务项目中唯一一个国学普及类项目。至此,国学推广十大系列活动逐一开展,“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正式完善。


    二、“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中央六项精神文化战略的基层呼应

    刘云山同志在考察我市“右玉精神”后曾指出,“要更加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倍加珍惜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近年来,中央先后推出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建设书香社会等精神文化战略。朔州在十年国学推广过程中,有意识贯彻上述中央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意图,突出群众参与性、社会公益性、中华文化性、公民道德性、全民阅读性、书香社会性和朔州地域性等七个特点,把上述中央六大精神结成一条麻花辫,然后扎入朔州民间基层,上下贯通接地气,把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当代中国精神培育的课题落实、落小、落细,形成了“国学十百千万工程”的第一个特点——在中央精神文化战略指导下的基层呼应性工作。


    三、“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初级探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都提出了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就是这个传承体系的核心。但如何在基层具体落实,各地还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朔州国学推出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基层探索版本。

    (一)“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包括六个完整项目

    在“国学十百千万工程”中,对个体而言主要是读经、修身、弘道、做公益、亲子共学、建设书香家庭六件事,对集体而言则有六个完整项目,“一个宏伟目标”、“两个活动载体”、“三项重点工作”、“三个目标规划”、“四个有机体系”、“十大系列活动”,即一目标、两载体、三重点、三规划、四体系、十活动,是一套有机的组合拳,是一个成体系的文教工程,是一项浩大的贯彻中央精神文化战略的基层示范工程。


    “一个宏伟目标”。就是2009年朔州五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向时任市委书记田喜荣同志提出的“用10-20年时间,把朔州建成全球性的国学推广基地,建成东方的西雅图”,田书记当时回应“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想到就能做到”。朔州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层示范基地”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两个活动载体”。一是时间上确定每年8月8日中国父亲节到9月28日朔州城市活动日(1937年9月28日,日寇进行朔县大屠杀,应为我市爱国日;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就“右玉精神”专门做出批示,应为我市生态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圣人孔子诞生,应为我市文教日)这50天时间为“长城之环中华文化节”,寓意我市如万里长城的中间玉环,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起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朔州南有雁门关内长城,北有杀虎口外长城)健康发展。二是空间上确定朔州老城与西山森林公园为生态文明建设聚集地,从朔州文庙到敬德书院这一段17公里的生态路为“文庙书院国德培育廊”,举龙头,带龙尾,推动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开展,让这塞上大美之地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朔州模式要推成。二是“敬德书院”要建成。三是《论语》大赛要办成。模式完善,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学习北京海淀区“敬德书院”和贵阳“孔学堂”成功经验,建设国学普及标志性成果。当然这需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真认识、真重视、真投入。

    (二)“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包括三个目标规划

    要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确定的精神文化战略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话,就必须通过系列文化教化活动来实现人民群众移风易俗化民成俗,让一部分人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徒,成为新时代的士君子,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先进带后进,影响带动全社会培育中国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我们设定了三个“十百千万”目标规划。

    1、是总体活动“十百千万”。参与者每人要读经十年,诵读国学与时政典籍一万小时;《论语》一百,先全本诵读16000字《论语》一百遍;英语千言,学说英语口语会话1000句;读友过万,发展国学志愿服务者成千上万。

    2、是学习内容“十百千万”。蒙学读本十部、经学典籍十部;历代美文一百篇;诗歌一千首;认识汉字一万个。且均有固定篇目。

    3、是阵地建设“十百千万”。全市建成十个“中国精神”培育中心;一百个示范学校;一千个社区经典导读国学班;一万个以上的书香家庭。

    (三)“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包括四个有机体系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和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所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端重要。但在百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屡遭劫难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呢?“国学十百千万工程”规范设计了四个彼此关联的体系。即,培育“中国精神”的信仰体系;建设“书香家庭”的教化体系;践行“低碳乐活”的生活体系;推广“十百千万”的弘道体系。

    (四)“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包括十大系列活动

    十大系列活动是国学学习参与者贯彻“读经、修身、弘道、做公益、亲子共学、建设书香家庭”的具体载体,是外部观察国学“十百千万”工程的直接印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大人孩子亲子共读,同修共学,一年四季有活动,总有一款适合您,使全社会的男女老少都有机会和可能参与国学公益学习。

    第1项也是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是“每晚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活动,简称“亲子共学”。即每天下午家长下班,孩子放学,大家一起诵读国学典籍一小时。可在家里自学,也可在国学堂共学。各国学堂多由国学会示范班无偿复制而成,业内人士叫“病毒式复制”。通过精心布局,十年之前一盏灯,如今已是满天星,市区已有30来个国学班(新开与关闭在变动之中,最大班有200余人,最小班仅3—5人)正在开展国学推广活动,朔州国学教育已呈不可逆良性竞争发展态势。

    第2项为“家庭国德”成人师资培训班。即由国学会免费开展的培训国学师资活动,意在“以家庭为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年两期,一期40天,上半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下半年公历七月十号开始。已开办5期。接受培训后,不少人又加入了办班的行列,是朔州国学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家庭国德”班还开展了免费赠送口袋书和YY诵经、微信授课等国学公益普及活动,使人们足不出户不花分文就能全天候接受国学文化的滋润。

    第3项为“儒学周会”。每周一会,固定于周六上午8:30—10:30开会,主要开展读经之后的解经、会讲活动。已开办周会34期,现阶段正学习《习近平用典》,把“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嫁接到国学“十百千万”工程之上,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注重按照党员标准加强党性修养。

    第4项为“周末诵经”。周日下午5:00——7:00,由国学会骨干成员郭丽萍、降雁等固定领诵《论语》、《孟子》、《习近平用典》等三部文献,已进行了22期活动。

    第5项为“汉服吟诗”。利用端午、重阳两节在“敬德书院”举办汉服吟诗会。突出“五个我们”,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诗歌,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服装,我们的道场。一个节日吟诵100首古诗,五年1000首,然后循环,已举行两期活动,把诗歌吟诵推向了高潮。

    第6项为“广场晨读”。“国旗之下读国学”,每年暑假在国旗广场公益诵读一部国学典籍。从2007年开始已连续举行过9期广场读书活动,每期30天,早上6:10-7:10,既学习,又宣传。

    第7项为“文庙祭孔”。从2004年朔州文庙修复后举行过三场春、秋祭孔活动,培养广大市民崇文敬德、尊孔读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价值。

    第8项为“国学讲堂”。国学会设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讲师团”,以高海先生为团长,随时开展“国学六进”公益讲座,与图书馆联办的“国学大讲堂”。两月一讲,已开展过6期讲座。十年来共举行200余场“六进”讲座,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军营遍地有足迹,为国学经典教育的社会普及做出了贡献。

    第9项为“书院特训”。即在敬德书院开展暑期封闭式“国学夏令营”活动,联系外教,实行英语、国学互动学习,进行中西文化交流。

    第10项为“经典大赛”。以奖促赛、以赛促学,引领大家学习国学典籍,《论语》、《幼学琼林》、《三字经》、《弟子规》等为“全球《论语》背诵大奖赛”比赛内容,要求背得下、会写字、能讲解。

    (五)“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包括八万字必学内容

    1.蒙学必读5部
    《三字经》1134字、《弟子规》1080字、《千字文》1000字、《中华成语千句文》10280字、《幼学琼林》21000字。
选读推荐:《声律启蒙》、《龙文鞭影》、《百家姓》、《名贤集》、《增广贤文》、《笠翁对韵》、《蒙求》。

    2.常识必读3部
    《朱子家训》、《常礼举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3.经学必读3部
    《论语》16000字、《大学》1800字、《孝经》1800字。
选读推荐:《中庸》、《孟子》、《礼记》(选)、《老子》、《周易》、《黄帝内经》(选)、《孙子兵法》。

    4.时政必读1部
    《习近平用典》。

    5.诗歌必读15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80》
    选读推荐:《诗经》、《唐诗三百》、《宋词一百》。

    6.美文必读 30篇
    《历代美文》
    选读推荐:《初高中全部古诗文》
    上述典籍均为全本学习,其中必学内容约8万字,为最低学习要求,含选学内容约30万字,为较高学习要求。

    (六)“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有一套全感官学习快速背书法

    国学典籍全本学习内容量较大,要真正系统掌握必须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采用“全感官学习快速背书法”,是平常学习者学习能力的3-5倍。记忆方法为,先读所学内容7遍,次达21遍,再次达49遍,然后100遍,并且背抄背写若干遍。

    当然,学习者首先要“早点学、认真学、坚持学”。

    其次诵读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节奏要明快”。

    第三、独学无友、不成气候,集体诵读可形成能量共振场。

    第四、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的人读固定的经典。

    第五、要依据清代典籍《家常语》所说“小声说话,大声读书,最后一字,加重拉长”。

    第六、诵读技巧为21字口诀,“读不差,不格卡,读得快,吐字清,能衔接,有数字,能律动”。

    第七、总体背书原则是“化多为少,化繁为简,化不熟悉为熟悉”。

    第八、要结合“联结、谐音、律动、桩目”等语言文字专门记忆法进行记忆。


    学习李克强总理少年时跟随国学大师李诚先生每天一小时学习国学的精神,力争用五年时间把8万字国学内容系统掌握。这样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对我国整体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对体制内学校教育的转变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七)“国学十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是千万个书香家庭

    “志愿献爱心,书香进万家”,建设千万个书香家庭,形成“快乐妈妈、责任爸爸、经典宝宝”的家庭学习格局,移风易俗,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落实书香家庭四雅事“弹古琴、穿汉服、吟古诗、打太极”,改变现在男家长“喝酒麻将推点点,抽烟跌馆烫片片”,女家长“跳舞(广场舞)烫头(烫黄发)传闲话,扑克电视逛商店”的俗生活,再现我华夏盛世、礼仪之邦的大国君子形象,而非物质富裕、文化浅薄的暴发户形象。所以,“来陪孩子读经典,来帮孩子学国学”、“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既是增进人伦亲情孝悌感恩意识的积极举措,也是共学共进培养良好家风家教的不二选择。朔州现有2000多个家庭正不同程度地开展书香家庭建设。

    四、“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右玉精神”的价值延伸

    在靠近毛乌素沙漠的北方干旱之地右玉县,凭借一张锹头两只手改天换地、植树造林,从建国初期开始,十八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竟然让荒山变成了绿洲,把清风送到了首都,把风沙挡在了朔州。凝结形成了“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右玉精神”。右玉植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性工程,“右玉精神”被习近平主席、刘云山同志高度赞扬。

    今天,“国学十百千万工程”如同右玉的沙棘果一样同样扎根于干旱贫瘠的北方黄土高原,但我们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坚持,有忠诚正直、勇开新局、敢为天下先的朔州人品质,有“右玉精神”的价值延伸。“右玉精神”不仅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不仅在乡村结果,也在城市开花;不仅在物质领域有体现,在精神价值上更有建树。

    朔州国学有八条独特理念一直在坚持贯彻就是对“右玉精神”的自觉继承。

    1、是崇圣敬贤。尤其尊重圣人孔子。与暴力崇拜、权力崇拜、金钱崇拜、色欲崇拜、鬼神崇拜等不同的是,国学文化教育主要强化良心道德崇拜。

    2、是真抓实干。真情实感、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对待国学学习,绝不虚假应付、走过场、口号做事、流于形式。

    3、是全本学习。不搞删本、选本学习。对于流传千古的经典书籍,只有整本了解、仔细咀嚼、勤奋学习之后才能明辨其义,不能自以为比圣贤还高明似的取这删那。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服务于今天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是遵循一听、二诵、三抄、四解、五行的五步学习法进行学习。人文道德教化不同于科学技术应用,不能束缚于现代流行教育观念之中要求立即掌握立即应用的思维惯性,而要依照“人生六养”(胎婴养虚(娘胎),幼儿养性(0-3岁),童蒙养正(4-12岁),少年养志(13-20岁),成年养德(20-50岁),老年养福(50岁以后)的古典教化思想,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施行不同的学教方法。部分学习者只听不念,如婴幼儿;部分学习者念而不写,如儿童;部分学习者,背书写字但并不专门理解;部分学习者则知行合一,学而时习。

    5、是每天至少读经一小时。早晚读经,四个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书目都固定,形成生物钟,保证出勤率在80%以上,确保学习时间与精力的底线付出。

    6.要求参与者在服装头发等民族独特精神标识上树立中国文化立场,反对奇装异发,如黄头发与超短裙,尽量恢复有中华文化元素的服装与打扮。

    7、是鼓励参与者落实书香家庭三件套“古琴、汉服、吟诵”。

    8、是始终贯彻书香家庭两句话“开展诗礼教化,实现忠孝传家”。

    五、“国学十百千万工程”是“两学一做”的现成载体

    “国学十百千万工程”获中央认可,既是朔州市的荣誉,更是朔州市的责任。朔州国学也正借此重大机会与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工程”之机,紧随市区乡三级党政工作步调,把“十百千万”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定战略、定政策、定组织、定项目、定财政、定活动。结合中央正在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之机,成立相关组织与机构,在“五城联创”办的统一指导下全面开展工作。

    上半年以农历四月初二中华母亲节“在家行孝”为主题,开展各项国学普及工作;下半年以公历8月8日中国父亲节“为国尽忠”为主题,开展“长城之环中华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广大女性志愿者将以孟母为楷模,建设书香家庭,培养栋梁之才,争当“山西好妈妈”;广大男性志愿者要以孔孟、介子推等古圣先贤和广大抗战英雄及雷锋等为楷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执干戈以卫社稷,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君子大人”。这不仅应合了中华文化中“阴阳之道”“天地之合”“男女有别”“忠孝两全”等核心价值。也与党中央要求常态化进行“两学一做”党员党性教育活动高度一致,与王岐山同志在中纪委讲话中所述的“要吸收借鉴中华民族修齐治平的文化营养;学习在家行孝,为国尽忠的责任伦理文化;贯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高度一致,以“十百千万”为载体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现实可行,可以让人们真正把中央精神和圣贤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家都成为拥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品格的当代中国人。

朔州市国学研究会宣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