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戊戌第七讲成功举办:台湾吴秋育莅晋讲《论语》学习与修身齐家(组图) |
当代儒学网 2018-09-17 08:51:15 作者:林子清 来源:山西国学大讲堂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台湾中华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吴秋育先生
9月8日,山西国学大讲堂戊戌年公益讲座(名家会讲)第七讲《<论语>学习与修身齐家》在太原人文高地——山西民俗博物馆(太原文庙)成功举办。本期讲座从不远万里的台湾邀请到台湾中华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台湾中华企业研究院学术教育基金会现代总裁国学中心执行长吴秋育先生担任主讲。
吴先生由自己多年来研读的《群书治要》讲起。这部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吴先生指出,《群书治要》选取了《论语》的125章,占到《论语》的四分之一篇幅,足见贞观盛世君臣对《论语》的重视,亦足见《论语》对贞观盛世和中国政治的巨大影响。
讲座中,吴先生结合自己年轻时每天至少2小时读经修身、引导4个孩子学习经典、用《论语》智慧营建幸福之家的实际经验,从“仁”、“学习”、“改过”、“忠信”、“言行”五个方面,分本质、实践、效益三个层次进行剖析和分享,听众受益匪浅。
吴先生诚挚呼吁:亲子共读《论语》,分享心得,营造书香氛围,建构优良家风;企业高管与员工共读《论语》,形成共同语言和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
吴先生谦谦君子风范和生动演讲深深感染了在场听众,引得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尝试“讲座+沙龙”的形式,时间各半。听众踊跃提问、积极发言,交流学习心得,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阴建盈,太原市儒学促进会副会长、儒忆餐厅董事长丁利明,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晋文化专项发展基金负责人吕晓莉等分别做了精彩发言。

座无虚席的听众
附:阴建盈先生发言摘要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阴建盈
作为儒学爱好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今天我讲一讲自己的心得:三个独特和两点认识。
听了吴秋育老师所讲的“《论语》学习与修身齐家”,自己很受教益。我感到吴老师讲课内容有三个独特,一是认识的角度很独特,二是思考的点位很独特,三是说理的论述很独特,这对于我们更好的学习以《论语》为基本教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很有帮助,很受启发。
每月一期的国学大讲堂,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国学的好机会,也是交流体会汇报收获的好平台,谈两点认识:
一是我认为读经典首先要抓住文化自信这个根本。作为中国人要学习好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要求古人怎么讲?而是要与时俱进认真的读,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坚持文化自信,已成为凝聚力量,增进共识,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与时俱进学习经典,要把学习经典,当成厚植我们的文化修养、培育我们的精神家园、凝聚我们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内容。从经典中学智慧,从经典中学方法,从经典中学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能够凝聚起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展示才华,施展能力,发挥水平。
二是我认为读经典就是要不断地纯洁净化我们的心灵。西方人周末都要去教堂礼拜,我们大家用双休日时间来文庙国学大讲堂,听讲座,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这本身就说明了,学经典学国学,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来文庙,本身就是过的是中国人的礼拜。前边好多老师都讲了,做企业,教育子女,更好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都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了营养,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只要我们点滴努力,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谨言慎行,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