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中华儒林 > 山西 > 儒门动态 > 省社科哲学所与省儒学会学术委联合赴运城调研“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先进经验”(组图)
省社科哲学所与省儒学会学术委联合赴运城调研“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先进经验”(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8-07-27 13:16:44 作者:宋大琦 来源: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供稿 文字大小:[][][]

 

    7月23-25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联合组成的“十八大以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山西的继承和弘扬”调研组,冒着酷暑,赴运城市进行调研。该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基地2018年重点选题“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在山西的实践研究”的一部分,也是省儒学会对今年5.19运城国际儒学论坛对推动传统文化弘扬实践作用的一个回头检视。

    调研组由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省儒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宋大琦带队,参加人员有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玉萍,副研究员马春茹,省儒学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太原市儒学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子清,省儒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张宇飞等。

 

调研组与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利民等陪同人员在红色上义村

 

    调研工作得到运城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精心安排调研路线和相关接待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峰出席座谈会,将宝贵经验、心得思考倾囊相告;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利民及相关县区的宣传部领导在烈日下陪同调研组登山上卯,走街串巷,考察走访了万荣红色上义村、37个不同姓氏和睦相处的“和文化村”永利村、明代河东学派领军人薛瑄故里、千年古村北涧村、万泉古镇儒家文化一条街与《论语》一条街、“全国文明村”雷家坡村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有突出成绩和代表性的村点单位。

 

调研座谈会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讲话

 

    25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运城的实践”调研座谈会在运城市恒泽大酒店召开,中共运城市委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志峰,副部长段利民,运城学院教授、著名学者李安纲,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副教授姚文永、中文系副教授樊淑敏,运城市新乡贤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陈照明,盐湖区区直工委原书记刘海水等主方出席,点面结合,现身说法,向调研组介绍了运城在传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普遍做法和典型事迹。

    段利民副部长介绍,运城振兴传统文化实践由来已久,在“两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程实施意见颁发之前,运城市委宣传部就已经起拟了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方案,两办实施意见和十九大报告使运城好风凭借力,顺利得到省委宣传部的批准。五年来,中宣部、全国妇联、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都来调研报道过,方案以新乡贤为抓手,以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以乡村文化礼堂为阵地,集中“一约五会”,实现“五个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了民心所向与中央指示精神的有机结合。

    王志峰部长指出,示范区就是要示范怎样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其中文化振兴是根本,比经济振兴和其他振兴更为根本,其经验要点是:1.依靠本土资源,中央精神的落实要结合本土条件,根据每个乡、村的不同,用百姓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具体口号、具体方案来实现价值对接和转换;2.重视民间力量,其要点是唤起群众热情,动员群众自己去建设,而不是政府代办包办;3.服务式介入,不依赖行政命令,而是靠办实事、见实效得到群众信任和拥护;4.根子是文化自信,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生活环境体验,让人们从自己的乡土中找到生活意义;5.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物质上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从精神层面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人的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极乐人生。

    新乡贤文化促进会陈照明秘书长介绍了很多传统文化弘扬实践的例子,其中541医院用传统文化改善医患关系的事例令人印象深刻。退休干部刘海水是个乡贤代表,将自家开办的“依水净”澡堂改为“德孝澡堂”,凡是媳妇领着婆婆来洗澡的一律免费,风行所偃,大大促进了村里道德习俗改善,他还发挥所长,自绘了很多图册宣传德孝文化和中央精神路线,他的行为也得到了政府和好善人士的支持。


    李玉萍研究员结合一路考察所见之道德讲堂、德孝事迹、家风家训指出,运城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能够走在全国前列,与晋南河东一代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基础是分不开的。宋大琦认为,运城市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不单单是为了响应上级指示而完成任务,而是有对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和自信,有用优秀文化凝聚人心、介入治理的自觉的、超前的意识,为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作出的探索十分可贵。马春茹对子女书写承诺养老协议,自我鞭策,接受众人监督表示肯定与赞赏,高度赞扬了村民的勇气和创新。张宇飞则提出了城乡差异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振兴如何在城市中进行的问题。

 

调研组在薛瑄家祠前与薛瑄十九代孙的合影

 

    调研组还专门以薛瑄与河东学派为主题,与运城学院的专家学者和运城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探讨了大儒研究在提升一方文化品位、引领文化复兴运动中的导向、旗帜作用,并探讨了四方合作,推动薛瑄研究的可能性。薛瑄是运城万荣人,其创立的河东学派平和中正,在明朝前期占官方哲学主导地位。明朝第一次议祀孔庙先儒人选有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王守仁四人,唯有薛瑄一人入祀,可见其道德文章、思想地位、清廉为政,堪称山西儒学史上的骄傲。其家祠今仍保持完整,由其十九世孙薛吉生守候。二十年前以李安纲教授为代表的运城学院在全国薛瑄研究中曾蔚为中心,如今研究者零星分散,未形成集中力量。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识到薛瑄研究在今天的意义和机遇,对协同重振山西薛瑄研究达成共识。会议对“河东学派研究中心”、“薛瑄研究中心”等联合科研机构的组建,为探索建立“会市联合、政社携手”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长效机制做了积极推动。

 

调研座谈会调研组组长宋大琦总结讲话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