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学 > 百家争鸣 > 新儒宇宙论
新儒宇宙论
当代儒学网   2017-05-10 06:15:55 作者:炎平 来源:曲阜国学院 文字大小:[][][]
  
    宇宙论是文化传统、价值信仰的起点,没有宇宙论的哲学不成其为哲学。宇宙论也是思想与心灵的生发点,最终是这个点决定了文化的方向与高度。构筑当代儒学思想大厦,经营新儒家文化领地,宇宙论不能缺位。
    当代人若对宇宙天地、社会人生、身心命运看不通透,未必是知识信息储备不足,而更像是眼界的自限。只有对西方科技成果与东方整体思维深入了解与融汇,才可以抹去真与善不可兼求的百年困顿,才可以跳出人文与科技的学科壁垒。
    作为复兴中的大国之民,当代国人的视野具备了人类文化整体性与全球空间的开阔性,方才勉强称得上是不落后于时代。思想者应在经济与时政面前先行一步,方无愧于自己,这同时也是儒家日新又新传统的延续。
    儒学不应总是充当经济与时政的附庸。饱餐之后的“碱性饮料”和意识形态的“调味剂”不是儒学的原貌。没有宇宙论的时代性表述,儒学最多是在“照着讲”,除非实现了东西方智慧的凝聚互参与超越。才无需开口“存有”、“本体”,闭口“天道”、“太极”、“大化流行”。
    完整的宇宙观中真与善、思辨与实证缺一不可。大陆新儒学接续梁漱溟夫子东西方哲学比较与汇通的余泽,仰承他的胸襟与眼界,做到真与善珠联璧合,才可以不愧时代不负前人。
    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性的“场”,人在整体之中找寻着自身的价值。面对视线以外的时空,人会反身而诚,找寻自我小宇宙的奥秘。“吾心即是宇宙”,有怎样的“我”就会有怎样的哲学,心灵最深处的电流脉冲通过语言讲述着大宇宙的律动。
    宇宙的运化有着两种相对的属性--动与静,分别对应着科学所观测到的宇宙暴涨与凝缩,进而就有了能量和空间。静与动可以相互转化,同时又相互包含。静中有动,动中含静,这就是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互根,冲和而生万物。科学正在反复印证着古人遥远的玄思。当科学富有了灵感与价值而哲学不再欠缺实证,时代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宇宙观。
    五千年之后的时代哲学,是否要儒家来继续提供。

   新儒宇宙论

   宇宙是什么?宇宙是真实的时空!

   宇是空间,天地四方为宇。宙是时间,古往今来为宙。

   宇宙不同于万有,万有可以包括非真实,可以超离于时空之外,或许人类永远都无法感知,但是不能因为无法证实、无法感知,就去否定它的存在。既无法证实其有,也无法判定其无,其中就包括宇宙之外的“虚空”。

   宇宙是由一次剧烈的“爆炸”由一个“奇点”扩展开来的。宇宙之外是什么,曾经包裹奇点,现时包裹着宇宙的又是什么?假如宇宙之外空无一物,这个被称为“虚空”的事物是不是一种存在,一种空无的存在算算不存在?至少我们应承认它是一件事物,一种既非时间也非空间的存在。

   既非时间又非空间却包裹着我们的宇宙时空。

   在这虚空之中当真空无一物吗?会不会还有无数个宇宙正悬浮在其中。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能不能穿越虚空奔向另一个宇宙……

   万有包含着宇宙,也包含着虚空,或许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或无数个宇宙,但是我们只能感知属于自己的这一处时空,时空之外仍未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离开时间与空间,我们无法获得任何信息。宇宙之外的问题或许只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如此则宇宙既是万有,时空包含一切。只有一件事物例外,这就是我们的思想,它能穿越时空,接续今古,认识自我,照亮宇宙。它是宇宙之子,却比宇宙还要广大。

   宇宙是真实的,所以她能化育万物,成造思想,孕育了她最自豪的儿女--人类。思想是真实的,所以它能映照虚空,感悟宇宙。只有人类才可以俯仰整个天宇,只有人类才能够看清母亲的面容,只有人类才能够报答自己的母亲——天地自然。

   时空是真实的,所以人类才能拥有真知与真情。因此人类需要把握真实。为了拥有真,人必须重返自然,造访天地,亲近宇宙。因为宇宙创造了生命,宇宙哺育了生命,宇宙承载着生命,宇宙期待着生命的回报。

   宇宙何以创生?其实宇宙就是一个生命体,大自然用她最美丽的肌肤塑造了人类,化育了生命。何为生命?生命是能量与质量的有机聚合。能量就是时间,时间是动的,生命因之而动。时间因何而动,因为它化生于空间,空间就是质量,质量是静的,静中蕴藏着动。空间何以宁静,因为它来自于时间,时间凝结而静。动生于静,静生于动,动静相合,宇宙之生机俱焉。

   宇宙是动的,动的宇宙演绎着时间。时间何以自知,宇宙亦是静的,静的宇宙化成了空间。在空间中人类认识了时间,在时间中人类了解了空间。时空互见而相知。

   时间是有起点的,他的起点就是空间,空间是有归宿的,他的归宿就是时间。动静相生,时空相继,而宇宙未曾相异焉。时空相继而互生,宇宙一元而不寂,此天之道也。

   所以一者和也,时空相和,动静相和,天地亦相合。所以和者分也,时分于空,空分于时,时空相别而未离。时而非空,空而非时,时空相异而未分。和而不合,分而未分。所以未合者,因其相异也,所以未分者,因其相继也。动静相异而未分,时空相和而互继,时空互转,而宇宙为一,日月流转而天地为一也。

   所以和者,宇宙之性也;所以分者,宇宙之情也。情即是性而变在其中矣,性即是情而恒为其本焉。性因变而生情,情因恒而为性,情性相异而未曾相离也。

   情之所归,性也,性之所之,情也,而宇宙之大道生焉。

   宇宙之大道曰动,宇宙之大情曰恒,宇宙之大德曰生,生之者真也。

   所以生者和也,所以和者分也,所以分者动也,所以动者静也,所以静者情也,所以情者性也,所以性者天也,所以天者真也!真者,自然之大情也,天地之大性也,人文之大本也,万物之大成也,圣教之大义也!真中涵仁,真中涵义,真中涵智,智者知至于真也。

   知真而大智俱焉,大爱生焉,大德位焉,大勇备焉,大礼成焉,大教兴焉。

   大教之兴,生命希望之光因之照亮天地,人类终极家园因之降生世间,万类大同之梦因之成为现实。此时之乐乐也,此时之苦亦乐也;此时之生生也,此时之逝亦生也;此时之富富也,此时之贫亦富也;此时之和和也,此时之分亦合也;此时之真真也,此时之伪亦真也!万物各真其真,各富其富,各乐其乐,各美其美,则相别而未之与分也。贫富之未分,故贫者亦富也,苦乐之未分故苦者亦乐也,离合之未分故离者亦合也,真伪之未分故伪者亦趋于真也。

    世人共乐其乐,共富其富,共和其和,共真其真,共善其善,共美其美,则万物大同矣,人心大善矣,生类大安矣,宇宙恒美矣。

    宇宙有大美吾与君共览之!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