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最近霍金再次发出严重警告:如果人类不在1000年之内逃离地球,将被彻底毁灭[ 霍金11月15日在牛津大学演讲。来源:观察者网 http://m .guancha.cn/Science。]。霍金以及许多有识之士为何累次发出了类似警告?因为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榜样,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无休止追逐GDP的文明模式正在激化资源有限与需求增长无限的终极矛盾,引发人类毁灭性灾难。 种种迹象表明,留给人类的时间也许只有几百年,甚至更短。 人类的出路是逃离地球还是重构文明? 这是人类必须尽快做出的生死抉择。 造成如此严重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是西方经济学。 要摆脱人类毁灭性危机,就要彻底反思与批判西方经济学,建立“以人为本”,道驭资本,资本行道的大道新文明模式。以管仲学派与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将为此提供许多丰富的思想价值观与可行的成功的经验。如果将其引入文明重构,成为全球的主流共识,必将开启建立大道新文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之路。
目录
一、以资本为本的当代文明陷入全面危机 二、当代文明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西方经济学的全面危机 三、世界文明应是以人为本,道驭资本,资本行道的大道文明 四、建立大道新文明:管学与儒学可以贡献的思想价值观 (一)匡正经济学的目标:真正实现经世济民的主旨 (二)用节制、平等、共富的模式代替无休止追逐GDP的发展模式 (三)用儒商代替不讲道德的理性人 (四)用“德无禁止方可为”的道德律令取代“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行为原则 (五)以儒商“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财富观取代理性人逐利不择手段,我的财富我做主财富观 (六)用“有差别的均贫富”的结果原则取代所谓机会均等原则 (七)治国平天下:超越国家利益至上观 实现人类有合理差别的共同富裕 17 (八)从统筹计划配置天下资源到统筹计划配置世界资源 五、结语:道驭资本,资本行道——建立人类大道新文明
霍金最近再次向人类提出严重警告:人类必须在1000年之内逃离地球,否则,人类将灭亡。严酷的现实是,也许几百年,甚至更短时间地球就不适宜人类居住。 人类是逃离地球?还是留在地球重构文明? 人类首次面临亘古未有的严酷现实,需要集体尽快做出生死抉择。
一、以资本为本的当代文明陷入全面危机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榜样的当代文明是一种“以资本为本”,人口与需求无休止增长,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无休止追逐GDP增长的文明。 自然天道生养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的资源,天道就是自然法,最高法,永恒法,即宇宙宪法,因此,是人类应该遵循而不可逾越的根本法。 资本获取自然资源增殖财富,满足民生,因此,原本是人类行道的工具与手段,遵守服从自然天道乃天经地义。但是,“以资本为本”的文明模式逾越了天道这个根本法,颠倒了天道与资本的关系秩序。 资本驱使经济、政治、法律、军事、科技、文化等一切均为之服务,使资本在非常有效率地追逐利润,带来财富生产的空前繁荣。与此同时,也是地球生态进入不可逆奔溃区域[据新华社电 美国《科学》杂志15日刊文警告,人类活动已经突破地球9条“生态界线”中的4条,把世界带入“危险地带”。科学家2009年定义并量化了地球生态可承受的9条安全界线,分别是气候变化、臭氧空洞、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土地使用、淡水资源使用、化学污染、大气污染和生物化学地球循环。他们认为,如果不突破这些界线,人类便可在地球上繁衍和发展。然而,18名国际顶尖环境专家在《科学》杂志发表题为《地球的界线:在变化的星球上引领人类发展》的文章,警告人类已经“越界”。《9条生态界线4条被突破 人类已越界地球很危险》2015年01月18日 来源:长江日报 ],全世界1%的人掌握99%的人拥有的财富[ 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2014年出版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通过二十多个国家约300年的“大数据”证明:“最富有的1%人群(即4500万人)所拥有的平均财富是300万欧元……这些人一共掌握着全球财富总额的50%”。“如果最富的0.1%人群可获得6%的投资收益,而全球平均财富的增长率只有2%,那么经过30年的发展,最富的0.1%人群所拥有的资本在全球资本总额中占的比重就可变成原来的3倍,即最富的0.1%人群将拥有全球60%的财富。” [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中信出版社 2014年版,第451页 第452页。],造成人类最大的不公和全球秩序大混乱,恐怖主义在全球泛滥成灾,战乱冲突持续不断。 这每一个问题都是一连串“超级核弹”,若不能有效遏制或改变,一旦超过临界区域,都将把人类逼向集体自我毁灭的绝境。在不远的将来,必因人口、需求无限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终极矛盾而引爆,加速地球生态崩溃,甚至诱发核战等毁灭人类的战争。 毁灭人类的追魂炮已经不断地轰响! 但可悲的是,人类依旧管不住人口增长与需求加速增加,政商科教的各界领袖们依旧在现有文明模式之内采取措施加速发展经济,合力推动这列冲向死亡的高速列车。 留给人类的时间也许根本没有一千年,而是只有几百年,甚至更短。如此仓促,人类也许想逃离地球也还没有找到适宜生存的其他星球。即使找到了,人类的科技能力也远未达到可以大规模安全迁徙的水平。即使有了这种能力迁徙到其他星球,人类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文明模式,不久也会使另一个星球不适宜生存。因此,人类的出路的可行办法不是逃离地球,而是改变人类自己的文明模式。
二、当代文明危机的重要思想根源:西方经济学的全面危机
造成今日人类文明的全面危机的原因众多。放任理性人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休止刺激需求,追逐GDP的凯恩斯主义理论等对其影响尤为严重。西方经济学本身因为缺少人性,不讲道德,纵容资本为所欲为,违背自然天道早就陷入全面危机。对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彼得.德鲁克一针见血地指出: “当前的‘经济学危机’,乃是基本假定、范例、‘体系’的失败,而不是这个或那个理论的失败。”[彼得•德鲁克《走向下一种经济学》[美] 丹尼尔•贝尔《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他批判西方经济学严重缺失科学精神、人性与道德,因此呼唤建立全新的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应该“以生产率为基础的经济学可能成为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努力追求的东西:既是一种‘人性’,一种‘道德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又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同上,第29页。] 彼得.德鲁克的批判包含着对建立严谨科学的,人性的,有道德新经济学的期待与如此新经济秩序的呼唤。
三、世界文明应是以人为本,道驭资本,资本行道的大道文明
自然天道就是自然法,最高法,永恒法,即宇宙宪法,本质是公平无私的。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在遵守这个宇宙宪法下进行。人类要摆脱今日的危机,就必须摆脱“以资本为本”的文明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用天道驾驭资本,使资本行道的大道新文明模式,人类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人类遵道而为,国际遵道相处,国家遵道立法,政府遵道为政,资本遵道经营,科技遵道研发,教育遵道实施,文化遵道繁荣,个人遵道生活。
四、建立大道新文明:管学与儒学可以贡献的思想价值观
建设大道新文明需要建立全新政治经济学,对此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可以提供许多重要的思想价值观与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匡正经济学的目标:真正实现经世济民的主旨
西方经济学将经济学定义为配置资源与商品分配的学问。其代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其全球影响广泛的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 “经济学(esonomics)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美]保罗·萨缪尔森等著《经济学》第18版第四页 萧琛 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如何分配财富呢?按资本权力与意志分配。 另外两部全球影响广泛的教科书是席勒与曼昆编著的教材。其定义如下: “经济学理论的目标就是找出最适当地处理稀缺性问题的方法。”[ [美]布拉德利·席勒著《经济学基础》第四版第2页 王福重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经济学(es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第4页 梁小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些定义说明,西方经济学是没有将道德和政治纳入研究内容的。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西方经济学强调所谓市场与资本的效率,按市场需求与效率配置资源(本质是按资本追逐利润目的配置资源),按资本权力分配社会财富的原则,无视自然天道、人性与道德原则,因而无视社会的公平正义。于是经济活动演变成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无休止追逐GDP的增长,人类无休止耗费、透支自然资源与破坏环境,使资本严重违背自然天道。 中华文明很早就开始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这些学问,但又远不止于此。 燧人氏时代,就开始用轻重之术调控天下宏观经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武之皮,卿大夫豹饰,列大夫豹幨。大夫散其邑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故山林之人刺其猛兽,若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鲁胜于外。大夫已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管子·揆度》]。《尚书·尧典》、《尚书·洪范》等篇则已经比较系统地阐述尧舜时代与夏商周各朝政治经济大纲与内容。全面系统地研究经济政治,特别是最具现代性的市场经济,建立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并将其成功地转化为使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国家和天下经济秩序的是春秋时代的齐国宰相管仲。其理论主要记载在先秦巨著《管子》一书之中。不过不叫经济学,而叫理财术。——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以孙中山就指出:“经济学,本滥觞于我国。管子者,经济家也,兴鱼言之利,治齐而致富强。”[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510页。] 管仲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西方经济学定义的范围,其定义本质是研究“以人为本”,遵道为政,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管仲指出自然天道的本质是公平无私: “天公平而无私,所以美与恶无所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所以小与大无所不载。”[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管子·形势解》] 因此,国家要遵道立法,政府要遵道为政: “明主法象天道。”[《管子·形势解》] “宪律制度必法道……此正民之经也。”[ 《管子·法法》] 既然天道公平,国家遵道立法,政府遵道为政,所以国政要“以人为本”: “霸王之业开始于以人民为本。本治则国家巩固,本乱则国家危亡。”[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 如何以人为本?就是先富民,再治国: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 但是,私有制已经产生,并造成了贫富严重不均的天下大乱。所以他说: “私者,乱天下者也。”[《管子·心术下》 ] “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 《管子·明法解》 ]。 于是在人类史上,他最早鲜明地公开提出“有众废私”的政治宣言: 凡君所以有众者,爱施之德也。爱有所移,利有所并,则不能尽有。故曰:“有众在废私。”[《管子·版法解》] 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提出了建设 “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社会主义理想: 用天下的财物来谋利于天下人民……君王一人坚持这样作百姓就安定了。先王之取天下,那真是丰盛的大德呵!也就是以天下之物利天下之人。[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明一人之行,而百姓定矣。夫先王取天下也,术术乎大德哉,物利之谓也。《管子·霸言》 ] 儒家继承了中国远古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管仲理论与政策。孔子提出了建设“大同”与“小康”的儒家社会主义理想,孟子则充实了小康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而荀子则大量吸收了管仲先富民,后治国,再平定天下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国后世几乎所有伟大的政治家无不如此,因此形成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后半部——儒家政治经济学[ 《尚书》、《周礼》,孔子、孟子、荀子对政治经济的论述,成为儒家政治经济学经典。二十四史中的货殖传,食货志,汉代晁错、贾谊、师丹等人的论策、恒宽的《盐铁论》、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刘宴的论策与实践,宋朝王安石、明朝张居正等人的论策,明代邱浚的《大学衍义补》等将管仲与儒家政治经济学政策化、制度化、形成儒家政治经济学系统框架。]。康有为大弟子,哥伦比亚哲学博士陈焕章也将其定义为理财学:“理财学(经济学)是为了生活在集体中的人而按照正义原则管理财富的科学。”[陈焕章著,翟玉忠译 陆寿筠校:《孔门理财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该书是介绍儒家政治经济学巨著,于1911年在美国出版,凯恩斯、马克斯.韦伯、熊彼特等均作评或列入自己著作的参考书。] 他还进一步指出经济与政治关系紧密: “简而言之,经济之外无政治,政治之外无经济。”[同上。第48页。] 因此可见,儒家经济学也是政治经济学,并已将道义作为自己的重要原则。 东晋葛洪对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内容与目的总结更为全面,在所撰《抱朴子·审举》篇道: 故披《洪范》而知箕子(商朝大臣——引者注)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范蠡:越国谋臣——引者注)怀治国之略,省夷吾(即管仲——引者注)之书,而明其有拨乱之干,视不害之文,而见其精霸王之道也。 葛洪已经使用了“经世”“治国”等词,而管仲的“霸王之道”理论就是“拨乱之干”,富民、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经济学。 儒家经典《大学》的经文就是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大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综上可见,管仲和儒家理财学就是:修身、齐家、富民、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质言之,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就是:经世济民之学。 经世济民之学这个本质被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学者重视,所以,是他们将英语的esonomics翻译为经世济民之学,简称经济学。 但是,显然二者有重大的出入。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功能有本质的差别,因此,其内容虽然都要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但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远不止于此。它不以研究满足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无休止追逐GDP为目的,而是以富民、治国、和平天下为目的,即经世济民为目的。因此,英语的esonomics其实不适合翻译为经世济民的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对当代最具影响之一的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全面私有化,在所谓市场能最有效率配置资源的理论支持下,放纵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进而形成全球各国无休止追逐GDP发展的经济秩序与模式。 西方经济学对当代另一最具影响的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凯恩斯认为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为了医治危机,他提出了通过财政赤字与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无休止刺激消费,企图依靠扩大所谓有效需求来拯救资本主义。实施后虽然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但由于不是以经世济民为目标,不改变财富分配不公,而仅仅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为了更好的让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更好追逐GDP,导致今日世界普遍的严重的债务危机。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理论是西方经济学最偏激的两极,共同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化。二者都回避了当代文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资本主宰一切,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贫富悬殊,颠覆了公平正义的自然天道。 因此,要彻底改变这样的文明,必须从回归经济活动的本来目的,即从经世济民开始,匡正世界经济。由此必须匡正全球政治、经济理论,遵道处理人类活动的目标、财富供给与需求标准、人口、教育、资本与资源配置导向、生产组织方式、市场与政府关系、财富分配原则方式、资源与生态保护等问题。而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由于遵循自然天道,具有天然的道义、理论、政策优势与成功经验,是可资吸收的重要思想资源与实践参考。
(二)用节制、平等、共富的模式代替无休止追逐GDP的发展模式
2014年全球人均GDP已经达到10,7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接近中高收入的上限(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收入为3,976至12,275美元)。
2015年西方七国发达国家人均GDP最低的意大利(全球排名第27)已经接近3万美元,而美国已经超过5.5万美元(全球排名第5),中国8000美元。全球排名100名之后的国家均在4千美元之下,不足美国十三分之一。最后的五个国家均在4百美元之下,是发达国家的1%以下[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5年10月版:《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 由此可见,当代文明总体上讲不是生产的财富不够人类需求,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严重的贫富不均,违背公平的自然天道。正如孔子所讲不患寡而患不均。广大穷国和穷人的基本人权需求不能满足,而发达国家,特别是富豪们却过着纵欲奢侈,甚至糜烂的生活。美国人一年仅仅用于烘干衣服所耗费的能源就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口国家一年耗费的能源。如果全球各国按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发展,显然,一个地球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奥巴马所说,仅仅中国人要过美国一样的生活就需要4个地球。但是还有印度人,非洲人,拉美人。如果70亿人都按美国生活标准发展,也许需要10个地球,而严酷的现实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一个地球的现实堵死了人口无限制增长,资本无休止追逐利润最大化,发达国家无休止追逐GDP为榜样的发展模式。如果不纠正,必然造成全球持续动乱。因此,如果要避免全球灾难的降临,人类应该尽快改变经济模式,切换到有节制的、平等的、共富的小康生活模式。而对此,管学与儒家“生之有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邱浚对儒家政治经济大纲总结为:“生之有道,取之有度,取用之有节。” [明]邱浚著 林冠群 周济夫校点《大学衍义补》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平等共富的小康思想无疑具有主导性的思想价值。 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爱尔维修等受儒家思想影响,针对当时的贫富悬殊现状就指出,理想的社会就是儒家提出的小康社会: “在构成人们生命的那一系列瞬间中,如果凭着他们的统治形式,人人能把自己的财产、生命和自由的所有权与某种小康状态结合起来,就会人人都同等的幸福。”[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6页。.]“要是它(政府—引者注)使每一个公民处在某种小康状态中,那它就使每一个人都有办法过几乎尽可能幸福的生活了。”[ 爱尔维修《论人》,VIII.24。同上。] 正是儒家小康社会主义思想启迪了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毫无疑问,儒家“生之有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平等共富的小康生活模式是人类全面摆脱贫困,实现满足人性基本需求,避免纵欲,无休止追逐富裕造成的冲突灾难的有效途径。 今日世界虽然对消除贫困,节能减排,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控制气候上升等作了一些努力,但十分有限。各种国际峰会、论坛、区域国际组织研讨的主题,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与政策仍然热衷于刺激经济不断发展,无休止增加GDP。政治家们都忙着实现自己承诺的GDP增长目标,工商与科技教育的领袖们,也忙着为增长GDP而不断的创新,却罕见对当代文明总体反思的思想共识与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 如此文明就像一列开往死亡的列车,没有路断桥崩,资源枯竭就不会停下。 造成如此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被主张无休止追逐GDP的西方经济学思想误导。因此,将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之有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平等共富的小康思想变成全球各国的共识与政策,才是挽救人类的可行之法。
链接:
道驭资本 资本行道——儒学与建立全球新兴经济秩序(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