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6-04-18 14:04:17 作者:冯士彦 来源:解放日报 文字大小:[大][中][小] |
《吕氏春秋·察微》记载一则孔子判断是非的故事,多次读到对之介绍和赞赏的文章。孔子的是非观,说到底是他的价值观。 《察微》所记故事,复述如下: 鲁国法令规定,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谁救赎出来,可以得到鲁国的赏金。子贡救赎出为奴的鲁国人(人数不详),却放弃领赏。孔子批评子贡,说:“端木赐,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赎人了。领取政府的赏金,对你品行并无损害,不领取赏金,就不再会有人赎人了。” 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被救的人用一头牛酬谢子路,子路收下了。孔子说:“子路做得对。鲁人一定会拯救那些落水的人了。” 最后,作者写道:孔子能从细微处看到结果,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深远啊。 这故事,确实体现孔子的是非观、价值观,颂扬了孔子的远见卓识。但细想这种对孔子所作预测的颂扬,却值得商榷。因为,可能性终究不等于必然性。 在孔子时代,诸侯国的生产力不均衡,高低悬殊,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相对贫弱的鲁国,推行适当的有偿救助政策,国家用金钱奖励救赎沦为他国奴隶的义举,无疑是善政。子贡救赎了奴隶,不领奖金,孔子批评他做错了。错在既无损于自己品德却不领取合法奖金,后果严重到不会再有人“救赎奴隶”,也就等于直接破坏了鲁国的有偿救赎奴隶的善政。 孔子的这个价值判断,是否过于绝对?子贡的无私义举,产生破坏性消极影响,也许存在。但只要有偿救赎的国家法规不变,坚决兑现,尽管子贡个人实行无偿救赎,拒不领奖,也不可能必然造成“鲁人不会再赎人”的后果。 再说,假如子贡请教孔子:“我不受奖金,正是遵从您老人家的教诲。您回答子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全人时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经过穷困日子都不忘诺言,可以说是全人了。我‘见利’、‘见危’的判断和选择,不知何错。救赎,非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正是践行您不遗余力提倡的仁爱呀!”孔子将如何回答呢? 子路救人,收受赠牛,得到孔子表扬。从社会效应推测,肯定子路行为的有益性,我们能理解,也能接受。但考虑到被救受助的一方,并不都拿得出“牛”似的酬谢品,那就要考验子路救他还是不救了。救溺与赎奴相比,前者的机会,可能比后者稀少得多。 从这则故事看孔子的是非标准,是孔子的春秋价值观,当时如果全对,今天却未必全对了。老人跌倒无人扶,妇孺溺水无人救,哪怕是搜找溺毙者遗体,居然有救捞人员非谈妥偿金任你怎么恳求也不施救捞的恶例。可是反之,见义勇为、热心慈善者各地又不断涌现。子贡今天自愿无偿救赎奴隶的义举,我们怎会不加褒奖反而责备他呢? 设若孔子复生,我相信他既会表扬子路,也会肯定子贡——热情赞扬子贡解放奴隶、无私奉献的精神。 《论语·子张篇》记载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官员们说:“子贡贤于仲尼。”还记载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对仲尼是客气罢,是谦让罢,难道他真比您还强吗?”子贡斩钉截铁回答:“仲尼,日月也,不可能超越他。”又说:“我赶不上他老人家,犹如青天不可以用阶梯爬上去。”对谦虚过人,加倍尊师守墓的好学生子贡的评价,孔子自然不会不随着时代和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