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哲学原理》
—— 读懂《道德经》,一览众山小
《道德经》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哲学著作,其形式由“道”贯彻始终,其内涵根植宇宙起源,因而成为中国哲学文化不朽的源头。《道德经》展现的是由人类智慧构建的最崇高的境界,它不仅确切地体现了宇宙的起源,而且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源远流长。
《道德经》是以《易经》为蓝本的纯粹理性的形而上学著作。在人类文明史上,只有《道德经》才实现了在伦理学领域中,成功地将道德形而上学和现实形而下学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万物无不受天道的支配。天下之事,唯独道德为大,以《道德经》的观念考察天大之事,宠辱不惊,得失无忧。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研读《道德经》,等同于以宁静的心灵攀登人类理性的高峰。深刻地体会以道临天下,则能以高尚的道德情怀,超然物外而不迷失于宠辱和得失的山峦之中。
《道德经》是人类哲学体系的高山之巅,读懂《道德经》,对读者而言,会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道德经哲学原》理简介
——为什么半部道德经可以知天下
《道德经》不仅仅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哲学的不朽源头。《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本书在参考河上公、王弼、魏源等先贤的诠释基础之上,开创性地采用《易经》的序卦、卦辞、爻辞,逐章、逐句地对《道德经》进行了诠释,进而敞开了老子哲学的智慧殿堂。
通过本书的诠释 ,可以肯定,《道德经》即使站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阶段来评价,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之所以这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此之前或在此之后,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学著作或哲学著作,能够像《道德经》这样,首先深刻地揭示宇宙的起源,牢固地把握主观上的思想法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客观规律来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的思想世界。即使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所谓的杰作,竭尽全力才得以实现将哲学建立在导致矛盾的时间、空间和物自体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像《道德经》这样,顺理成章地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之上,建立人类由知识和智能所构成的哲学体系。《道德经》是中国第二部伟大的书籍,是对一部书籍《易经》的诠释。
《道德经》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哲学著作,其形式由“道”贯彻始终,其内涵根植宇宙起源,因而成为中国哲学文化不朽的源头。他那优美、意味深长、诗情画意的表述,表明了对形而上学普遍原则的深信不疑,引导一代又一代深邃沉思的心灵在一直膨胀的自然世界和无限的思想世界探索永恒的真谛。同《易经》一样,《道德经》也分上、下两篇。正好和《易经》的上经和下经相对应。事实上,《道德经》完全是一部论述《易经》的论文集。
本书在河上公、王弼、魏源等人注释的基础上,尽量使每一段的注释都能同《易经》连接起来,以宜于读者明确《道德经》每一章论点的确切理论依据。
本书充分地阐释了道德经是演绎《易经》的纯粹理性的形而上学著作。本书通过对《道德经》的诠释,充分地说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只有《道德经》才实现了在伦理学领域中,成功地将道德形而上学和现实形而下学的充分融合。
《道德经哲学原理》序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据《史记》记载,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因为看到周朝逐步衰落,在西行到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时,在守关的长官尹喜的强烈请求下,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另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有人怀疑老子也可能是与孔子同时期的老莱子,还有人怀疑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但周太史儋出生年代要比孔子还晚,所以他不可能是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自东汉桓帝起,多代帝王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之一。
《道德经》至少有三个版本,一是通行本,二是帛书本,三是竹简本,但影响最大的是通行本。历史上对《道德经》注释的人非常多,其中最令人认同的是汉朝河上公和魏晋时期王弼的注释。
即使站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阶段来评价,《道德经》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此之前或在此之后,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科学著作或哲学著作,能够像《道德经》这样,首先深刻地揭示宇宙的起源,牢固地把握主观上的思想法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客观规律来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的思想世界。即使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所谓的杰作,竭尽全力才得以实现将哲学建立在导致矛盾的时间、空间和物自体的基础之上,并没有像《道德经》这样,顺理成章地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之上,建立人类由知识和智慧所构成的哲学体系。《道德经》是中国第二部伟大的书籍,是对第一部书籍《易经》的诠释。
《道德经》共5000多字,包括《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由八十一章所构成,其中第一至第三十七章为《道经》,第三十八至第八十一章为《德经》。《道经》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玄”是世界的本原。《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老子柏拉图形式的理想国是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朝以来注释《老子》者约七百余家,这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仅导致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的创立,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道德经》第一章明确阐述了“道”和“名”的含义,并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起源。“道”是支配物质世界本体变化的规律,而“名”是物质世界本体的现象。宇宙在最初形成类似现在的空间和时间之前,是没有现象可言的,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宇宙在最初形成类似现在的空间和时间之后,物质世界本体有了现象,所以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本体存在,现象才存在,所以老子说“两者同出而异名”。现象和本体合在一起称作玄,玄的根源就是宇宙的根源,是“众妙之门”,是宇宙演化,天地间万物纷繁复杂变化的根源。因此河上公给这一章标上的标题是“体道”。
就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空间、时间和物质相对绝对空虚的空间而言,没有绝对的存在意义。换而言之,一相对零没有绝对意义,而二相对一也只有相对意义。老子第二章就提出了相对的概念,并且断言自然界的现象都是相对的。如果把老子有关现象的相对性推广到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道德经》事实上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长时间沉睡的萌芽。人类自从有了《相对论》,才实现了对宇宙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宇宙初期是一团物质,在周围绝对空虚的作用下,形成类似我们现在所处的空间和时间。而“道”存在于本体形成现象之前,所以老子说“道”的存在在时间上“象帝之先”,也就是在天地之前,在时间形成之前。老子在第六章又强调“谷神”绝对的空虚是永恒的存在,它才是现象得以产生和现显的天地之根或门户,由于绝对的不存在,导致了相对存在,故而老子认为有生于无。
纵观《道德经》,特别是第25章,道被描述为无名的万物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充盈万物。因此,道是一切现象产生、发展起支配作用的、永恒的和普遍的法则。这个宇宙起支配作用的规律,老子给出的名与字为“道”和“大”,而且“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因此在老子的哲学里,宇宙在时间上是循环往复的。而且作为人,制定法则必须参照地,地遵守的法则取决于天,天遵守的法则取决于道,道遵守的法则取决于自然宇宙必然的生成和发展的趋势和形态。
《道德经》在第四十章中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论断,深刻地再现了宇宙的诞生和膨胀过程。基础的物质,如果周围没有绝对空间,不可能生成类似现在的空间,进一步生成类似现在的时间。只有物质处在类似现在的空间和时间环境里,才能有现象,从而被认识,所以说有生于无。而现在的万物是由在“无”的作用下宇宙生成的物质,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背景所表象的数量上和形态上的组合。
接着,在第四十二章中,进一步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物质在绝对空虚的作用下产生空间一,由空间一产生时间二,由时间和在空间中再现的物质三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纷繁复杂的万物;物质的“阴”通过与时空的“阳”的交互作用达到平衡而产生惯性(冲气以为和)。并且进一步阐明,物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事物由物质和时空所构成,因此事物必然是变化转换的。
《道德经》对道的论述是十分晦涩的,对德的论述,也同样是十分晦涩的。道是支配整个宇宙的客观规律,与之相对应的,认识主体符合道就是德,以人为核心的德就是仁,以事情为核心的仁就是义,以形式为核心的义就是礼。因此在第三十八章德经的首篇就论述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中庸》中明确指出,仁者人也,作为主体的人应该以人为本;义者宜也,做事符合常理。反过来讲,充分的礼是义,充分的义是仁,充分的仁是德,充分的德是道。在第三十八章中,德的哲学范畴涵盖的内容是纯粹的思想形式,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概念。德的外在客观内容是得或拥有。最高级的德,认识主体内部因循外部自然之道,不主观臆造德,这样就能在认识主体外部表现出德行。“静为躁君”,主观无为是德的存在基础。如果主观不扬弃主观臆造的德,就丧失了德的存在基础,就等于主观上没有德。最高级的德,主观一切服从客观的“道”,甚至主观都需要客观化,判断和行动不依赖任何主观的得到的观念。低级的德行,主观臆造,判断和行动来自主观的观念。
《道德经》明确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自然界按着道运行,圣人按理性思维。《道德经》明确指出:“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老子明确相信鬼神的存在,用以防止以道为借口,滥用甚至践踏服务于善的信仰或道德准则。
《道德经》在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章中提出德的法则包括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事实上《道德经》的每一章都是纯粹的思想法则或道德准则。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道德经》展现的是由人类智慧构建的最崇高的境界,它不仅确切地体现了宇宙的起源,而且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源远流长。
《道德经》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哲学著作,其形式由“道”贯彻始终,其内涵根植
宇宙起源,因而成为中国哲学文化不朽的源头。他那优美、意味深长、诗情画意的表
述,表明了对形而上学普遍原则的深信不疑,引导一代又一代深邃沉思的心灵在一直
膨胀的自然世界和无限的思想世界探索永恒的真谛。
同《易经》一样,《道德经》也分上、下两篇。正好和《易经》的上经和下经相对应。事实上,《道德经》完全是一部论述《易经》的论文集。本书在河上公、王弼、魏源等人注释的基础上,尽量使每一段的注释同《易经》连接起来,以宜于读者明确《道德经》每一章论点的确切理论依据。由于本人对《道德经》的研究还不很全面,对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谬误,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在此对本书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的相关单位和友人,予以诚心的感谢。
作者
2014年6月于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