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儒学网 2013-12-13 23:38:56 作者:韩伟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大][中][小] |
从根本上说,儒家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的不同在于对人性的认识,儒家坚持的是性善论,因此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推选贤君来实现善治;而西方古典哲学一直警惕人性中的幽暗侧面,因此坚持性恶论,故主张以制度约束人性之恶。诚然如张灏先生所言,儒家也意识到了人性中昏暗的一面,《论语》本身即包含“天下无道”这一观念,孟子则言:“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因此,它强调生命有成德的需要就蕴含着现实中缺乏德行的意思,意味着现实生命是昏暗的,是陷溺的,需要净化加以提升。但儒家给出的“药方”是修身养性,是自省成德,最终由“成德”的人领导与推动政治建造一个和谐完善的社会,而不是现代政治所要求的制度约束。儒家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在现实中往往得到负面的验证。这样的人性假设,使得儒家传统思想难以开出现代民主的果实。
儒家思想是很丰富的,我们比较了儒家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差异,并不是就说儒家思想一无是处。恰恰相反,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视并充分挖掘儒家政治哲学中有价值的部分,但这种取用,必须建立在对儒家、对现代政治准确的理解之上。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真正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种“盲目的人有我有”,而应该深入检视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内在病灶,挖掘儒家政治思想中具有超越性的东西,真正作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