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学 > 百家争鸣 > 方舟:怎么看待儒家的“重新出场”
方舟:怎么看待儒家的“重新出场”
当代儒学网   2013-12-07 00:53:29 作者:方舟 来源:南方周末 文字大小:[][][]

 

    19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已持续近二十年。近些年,正从民间读经向体制内发展:不少小学、中学、大学纷纷开设古典课程;孔诞有望成为新的教师节……传统文化,尤其儒家经典,正在重新出场。

    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觉得儒家的这种出场,违背自由与文明的现代趋势。他们的理据是,从周的封建式家天下到秦汉以来的皇权帝制式家天下,儒家学说与之如影随形。有学人认为,讲究民本、限制君权的儒家与绝对尊君的法家,皆为皇权专制的一体两面。

    一些赞同儒家回归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一脉全盘反传统,到“文革”时的“破四旧”,我们经历了文化激进带来的政治激进,全盘打倒的过程中,在文明和人心多个层面造成巨大破坏。整体重新设计蓝图,被证明为一种理性的僭妄,国人至今仍在承受的后果,并非因为传统被扫除得不够,恰恰是因为传统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保守最基本的是非判断,保守人性的善良和常态,保守社会组织千丝万缕的基本规范,是通往更自由与文明生活的坦途。

    自所谓“国学热”起,疑虑者与支持者便一直彼此商榷。尽管钱玄同等人废除汉字的高论,支持者已不多,但认为非基督化无以全面现代化的观点,仍颇有市场。思想竞争是国之大幸,无论何派何系,清晰阐述自己的主张,心平气和地对话,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动力。

    但要就传统与现代展开有意义的对话,最好避免恶语相向,避免令对话双方激进化的人身攻击。不妨从认真阅读中西经典开始,对时代的重大问题,在思想上做出更有分量的回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里的这个主张,既非西周的封建共主式家天下,也不是秦以后的皇权版家天下,而是公天下。我们或可首先辩清:

    力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儒家,对现代制度,究竟是顽固抗拒,还是自然顺应和主动追求?

    礼治这种各守其“分”的规则之治,是只能固守等级秩序,还是也可能转化至现代法治?

    家族式、乡约式的原发社群,是有助社会壮大还是阻碍强社会的形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是不得志的牢骚还是对消极自由的体认?“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格,是个人自由的羁绊还是强大动能?

    答案自然各各不同。但我们应该记得,通常被视为“全面反传统”的胡适,不仅做了大量整理国故的工作,也叹服孔子的伟大人格,认同其学说中的人文主义、理智主义及奠基其上的自由精神,认为其形成了中国的“苏格拉底传统”。胡适所反对的,主要是意识形态化和教条化的帝国儒学。

    其实,仁义与天理,尽管曾被系统清理,却仍未彻底从中国人的生活中“离场”,儒家的这些最基本的观念一直植根于且型塑着国人的观念世界和现实生活。不管反对还是赞同,大家应该都能认同:经历30年的物质狂飙,人们的心灵秩序,多少已惯于缺少法度的逐权夺利,犬儒式的苟且自保。以效率和金钱来消解计划统制后,我们的确要向更文明的生活世界迈进,去亲近那些能浸润人心的中西经典,去重建我们的秩序与意义世界。

    而这样的秩序,自然不会背离孟子所说的“经界”与分工,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自然有恻隐之心的发动,见老人倒地施以援手而不必担心被反诬;自然有像范仲淹一样兴办义仓的人;有像王阳明一样“觉民行道”的人;甚至,也不妨有像董仲舒那样希望“得君行道”的人。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昔,君主制已是背影,随着现代国家治理不可阻挡地到来,今日之天道,不能不以个体自由为底色,负责任的公民、教育家、社会实践者与政治家即为士君子。

    在董仲舒的时代,有政治抱负的儒者往往只能向君主进言,承担道统,屈君而伸天,以抑绝对权力。今天,孟子所言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理应成为儒者追求的制度现实。民之贵,贵在都是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天之子;“君”之轻,轻在必须是制度化地向民众负责的“天子一爵”;而社稷,早已不再属于一家一姓,“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

    治理这样的天下,恰如孟子告诫梁惠王时所说:“王也,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心怀仁慈,谨遵法治,以行正义,这是对现代政治家德性的基本要求。而“仁”不过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理解成“实践权利”亦不为错。这成为共识也不难。在此基础上,尽可付诸现代治理的技艺来治国安民。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