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学 > 百家争鸣 > 高述群:游走江南考察红色儒学的重大发现
高述群:游走江南考察红色儒学的重大发现
当代儒学网   2020-06-09 12:15:25 作者:高述群 来源:济宁看点 文字大小:[][][]

 

 

    近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数友同行,驱车在江南大地游走了数千里。在韶关,一会岭南,一会岭北,在蜿蜒盘曲的岭地穿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而是一次寻访红色儒学出发地的寻访之旅。

    许多人不解,但寻访人自知。儒学,本发源于北方的曲阜。但在岭北的衢州,却莫名无状地在南宋初年成为了所谓“南孔”的屈居之地。儒学,本是中国的显学,但在清亡后却被打翻在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解开这个“儒学之困”的钥匙在哪里?这次数友同行,最先遭遇的是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而儒学的命运转折恰恰于此君有关。在周敦颐做官的郴州,人们记住的只是他信手写来的散文《爱莲说》,于是当地人就建立了一座现代城市休憩地“爱莲湖”,对于他的思想贡献就已经淡忘了。周敦颐有两个学生非常厉害,一个是程灏,一个是程颐,他们是弟兄俩,史称“二程”。二子继承并发扬周敦颐的思想,完成了浩瀚理学的奠基工作。《千家诗》首篇就是程灏的脍炙人口的名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二程”在历史上的影响非常了得。“二程”之后,在南宋出现了一个人物朱熹,完成了理学的集大成工作。

    这次在工农红区故地穿行,一会湘南,一会赣南,一会井冈山,面对一张地图,就是插满小红旗的地图,突然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红色革命的江南地区,不期然与南宋王朝统治的地盘恰相吻合!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具有某种内在的精神联系?翻开南宋时期的中国地图,所谓“北孔曲阜”,当时却不在南宋的管辖之内,而是属于大金国的统治地区。南宋前后延续一百五十年之久。南宋时期理学发展越来越红火,南宋的地盘实际就是理学的地盘。

    理学又称道学,由周敦颐起步,经“二程”到朱熹,史称“程朱理学”,在南宋地盘上获得了从官府到民间的深入发展。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然而与南宋并立时期的金国,最受推崇的却不是儒学也不是理学,而是道教和佛教。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大家如陈白沙和王守仁等,他们的主要活动和教学地也是在江南。这就是说,在二十世纪最革命的红色地区,恰恰是理学传播最深厚的地区。一个文化现象是:明清时期批判理学的主要人物,恰恰也多生活在江南。譬如王夫之,湖南人。譬如顾炎武,江苏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呢?为什么最具有造反精神的地区却是理学发展最深入的地区?这是此次江南行引发出来的问题。由衢州带着许多疑问,我们来到了扬子江的中心岛扬中岛,在这里我们把黄河文化与江南文化联系起来思考,又获得了新的收获。江南行转而成为江北行的起点。来到扬州地界的瓜州古镇,我们的思绪由江南转到了江北,转到了铁马金戈近千年的元明清历史。

    我们忽然得出一个结论:促成红色儒学的,恰恰可能是黄色儒学!而黄色儒学的代表,可能就是霸行明清的程朱理学。这个“假道学”,可能促成了后来的“真革命”。“假道学”与“真革命”之间,可能具有了某种历史性的必然联系。这里面的文化密码有待进一步解析。此次江南行,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能具有某种非同寻常的意义。“南孔”的北归,“南孔”与“北孔”的聚合,可能将促成新的儒学革命。
这次江南行要特别感谢一些朋友的支持与接待,没有他们,此行任务不可能如期完成。特别感谢他们!

 

作者简介:

   高述群,尼山行者,清华大学工学毕业,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现为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伊斯兰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山东大学跨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副主任,尼山世界女性论坛副主席,尼山书院副理事长,尼山母爱书院首席顾问,老挝澜湄发展基金会高级顾问,“人类图书馆”发起人,红色儒学、红衣儒家创始人,己亥年八月在曲阜招收第一批“红衣儒家”弟子,此前曾担任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常务理事兼执行秘书长十年。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