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学 > 学术天地 > 《孝经》学习心得
《孝经》学习心得
当代儒学网   2019-09-17 02:34:14 作者:母亲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卢明宇 来源: 文字大小:[][][]

 

  《孝经》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在南宋被誉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伦理思想的殿军之作。《孝经》全书以“孝”为中心,书中论述了儒家的“孝道”,指出“孝”为所有德行的根本,是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准则。

 

自己在从事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接触到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对“孝”的理解和“孝”的践行中出现了许多的误区,有些年轻人认为“孝”就是“养老”,“经济上的资助”,而更有个别年轻人对孝没有概念,对于真正孝的理解更无从谈起,因此产生出让公司全员学习《弟子规》和《孝经》的想法。

 

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从中发现《孝经》中有着很深地哲理,全篇一十八章中,以开宗明义为首,简明阐述了“小孝”“大孝”“孝始”“孝终”,之后五章以“庶人、士、卿大夫、诸侯、天子”五种人在社会奋斗发展阶段讲明各自“孝”的意义。再后从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纪孝行章第十,五刑章第十一中阐述天、地、人中孝的重要性。君王用孝才能治天下,圣人用孝而和天下,纪孝行章则强调骄、乱,争三恶为不孝的行为表现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五刑章中讲对不孝者的惩戒。

 

再后从广要道章开始至,广至德、广扬名,三章中阐述孝道在社会中的作用。第十五章谏诤章中论“孝”而非“顺”,感应章第十六中讲明从孝中感悟内心诚敬所产生的智慧和力量。事君章第十七,与丧亲章第十八,阐述了人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企业)都应光明磊落,始终如一,端尽其忠,尽心尽力,对父母生之敬养死之诚祭。通过学习使自己感悟到了《孝经》中的一些道理。

  

  一、从《孝经》寻找出人生不同阶段的行为之道。

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孝”为人之本,行孝为做人的第一标准,在人生的不同奋斗阶段中对孝行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比如庶人阶段(也是人群中最为广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就是说,好好工作勤奋努力,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去敬养好自己的父母,无论从天子以至于庶人,此是做人的根本。但如果庶人不思进取,不尽好本分之孝,而去一味效仿其士、卿、侯、天子,孝就无从谈起了。只有通过努力勤奋,加之以学习,成为士之后,再去行士之孝道。士成为卿大夫,继而成为诸侯,天子,一步一步的,就是正确的孝行。本份之道,也就是行为人之道。

    

  二、从《孝经》中学习用孝治国治企的功能。

    三才章阐述人生在天地之中孝道为人类最根本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而人类从中领悟到实行孝道并视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之。圣明的君王用孝道治理天下,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出现,圣人用孝道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礼法,和违背礼法所产生出的严重后果,及国家对不孝者的严厉惩戒。

  

  三、从《孝经》中看到孝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广要道中讲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办法了,从尊敬自己的亲人而推及尊敬别人的亲人,从尊敬自己的国家君王而推及尊敬别的国家君王,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将此发扬开便可使天下的父母都能得到尊敬,兄友弟恭,君慈臣忠,继而广扬至对国家,对君主,对上司,对兄长的尊重,敬顺。

    

  四、从《孝经》中悟到了孝的理性和心性。

谏诤章第十五中讲到孝道的真理是理性的孝而非愚孝,对父母的不是之处直言谏诤为孝的大义。当孝道做的完美的时候,就会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父母与子女就会心意相通,就会孝感天地,得其福极。

 

    五、从《孝经》中领会做人做事的准则。

事君章第十七,丧亲章第十八,君子侍奉君王,在君王面前和不在君王面前的行为忠心都应当是一致的。君王有了过失应尽力挽救,才能上下互信。丧亲时的行为规范和礼祭之行,父母在世时恪守孝道,去世后诚悲料理,如此尽到人生在世的本分,完成孝亲的义务。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