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儒商文化 > 成中英:儒商之道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图)
成中英:儒商之道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世界(图)
当代儒学网   2017-12-23 04:58:16 作者:成中英 来源:凤凰国学 文字大小:[][][]

 

2017年12月16日,博鳌儒商论坛2017年年会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开幕。美国夏威夷 龙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中,成中英回顾了他几十年来在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上的探索,认为儒商之道将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企业家、各位贵宾、各位朋友,我今天特别高兴远道而来参加这次盛会,我作为这次儒商论坛的荣誉主席来见证儒商的典型、卓越人物、儒商的精英人物,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当然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拥有一个种子,种子成为树干,树干开出花朵,花朵成为果实。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样的过程,有中国人才有中国哲学,有中国哲学才有儒商、儒学、儒家,有儒家才有儒商。同样可以反过来说,从我们看到了儒商可以看到中国的儒道是什么样的情况,所以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天大家的重点在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文化,如何从中国文化更好的去发展儒商精神,甚至把它扩展成为中国人在世界上各种活动的一个指导价值。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伟大的复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在世界上有了大的声音。这个声音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出,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我在四十多岁时创办的了一个周刊,当时就对世界说中国有优秀的文化、灿烂的文明,有卓越的智慧,中国的伟大在于我们的文化能够走向世界能够为人类谋福利。那是在1973年,1973年我就预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预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国家的发展。当时我也组织了创立了国际中国国学会,致力于我们中国哲学的推广,去年中央电视台将我评为2016年中华之光人物,对我来讲是非常大的荣幸,任何一个努力都有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是一颗种子的开始。   

1985年我回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再到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我的学生里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今天创办博鳌论坛的黎红雷教授,这是一个种子发展出来才有今天这个机会。1985年我写了一本书叫做《文化伦理与管理》,这本书有人告诉我被列为中央领导看的一本书,我特别欣慰,因为在1985年代我就讲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中国文化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文化是一种承担,一种承诺,一种行为,一种信任,一种做人的道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够建设得更好,然后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有更好的经济、社会、企业,才有更强大的国力。中国在近代史上走了一段艰苦的过程,如果我们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的起源,中国是农业社会最早的典型,也孕育了做人的道理,有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所谓天人之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文化不只是五千年,还更早于五千年。在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人道天道,在商道也有很多的发展,经过这样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很早就发挥了作用,这个发展在人类当中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一个理想,在中国人持续的追求和发展当中,能够把中国历史的传承下来。所以我很有感触的是,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说古埃及文明比中国更早,习主席回答说我们的文明是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的人还是过去的人,我们还是一样,这让我非常感动。中国文化比埃及要晚,但是中国的精神文明、道路文明上面要比埃及坚固多少倍,所以埃及没有了,中国还存在,中国存在有它的聪慧,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   

今天我们看到商道的发展也走了一个过程,在1985年以后,我在北京财经大学筹办了一次中国儒商会议。那是中国最早的儒商会议,当时我特别提到,诚信、创造这两个词,要以诚信为本、以创造为目标,要达到一个使社会文明能够享有成果,使国家强盛,使世界进步的境地。我那时就感觉到,中国的企业家有一种认识,要求以文明、文化中的动力来发挥自身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过去很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在思考怎么发展文明的创造力,怎么用在管理上面?所以,我写了一本书《文化伦理与管理》,并把多年的讲义《中国创造力》作为一个中国管理学读本。   

美国60年代已经很强大,虽然美国人的商业和经济很发达,但是美国人的文化已经有了一些消减,因为它对世界的关怀不够,只顾自己的发展,只把本国的文化作为标本,不能开放、不能容纳、不能学习,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反观,中国人的勤俭好学的精神,反思克已的精神,我觉得这是中国一定会成功的原因。而且中国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很多从生命和生活中体验出来的智慧、聪明、有一种在繁中取简的能力。所以,我特别强调了中国人管理的模式,一定高远的志向走向领导的一种能力,然后广为宣传,能够实地实干的走向世界,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改进旧的产品,让自己的员工和社会能够融合,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发展方式。所以我叫做中国人创造精神,在管理上面、商业发展上面一定会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注意到有三位杰出的中国企业人才。这其中有一位是柳传志先生,他可以把IBM转化成为一个中国的品牌,把它变成中国人的成就而且发扬光大,所以我非常的佩服。另外,张瑞敏,我在海尔参观过,它强调品质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这也是企业家重要的目标。还有华为的任正非我,我现在都不用苹果手机改为华为手机,我也有一部联想的电脑家用,我相信中国人的技术,中国人能力很强,有自己的创新头脑,所以这点上我非常有信心,把中国创造的力量发挥出去,中国的品牌绝对是能打遍天下。   

在今后的发展当中,有几个期望,就是中国人怎么能够把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价值实现出来,价值是抽象的东西,怎样把文化转化成经济动力和国家财富,这是一个重要的点。第二,把利益转化成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儒家很强调义利之辨,不是不要利益,是怎么把利变成义。第三,不能空说,要知行合一。我们有学习的精神,我们很快就能学习到知识,但是怎么把知识变成实践,变成行为,变成一个国际创造的成品,这也是中国人重要的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从孔子、孟子到王阳明,都是很明显的过程。所以今天看到这种精神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在这种发展之中,中国在商业上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前景。有了更好的发展就对中国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如果我们不了解中国文化,没有从里面吸取更多的理解,我们就会有局限性。如果我们有内在的文化创造力,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公为本,把它发展成为成已成仁、成人成已的实践,我们成功他人也成功了,中国成功世界也成功了,这是对儒商的期待,这种期待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走向社会。    

走向社会,就是让儒家、儒商那种精益求精创造的精神能够对社会的风气有一些改变。在中国传统当中,非常反对为富不仁,我们怎么把能仁而富,富而能仁的理念注入到社会当中去,这对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新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就是儒家新时代的理想,一个新的价值观的理想之下来创造我们的价值。在这一点企业家有社会的使命,它应该做社会文化的使者,能够对社会发挥一种净化的作用,使社会的暴力、戾气可以减少。我之前提到过,把互联网怎么变成互信网,因为互联网是基于对人的了解,我们有了互联网却用来欺诈,现在看到网上说,有48种欺诈的方法通过网上来传播,很多人受到诈骗,这是很大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作为儒商应该要去积极做的工作。怎么把社会变得更清洁、更健康,这是不管在哪里的儒商都应该成为社会的一个“净化器”。   

第二,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世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如何让中国人与世界建立一种更深的互动关系,要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这是很重要的。如何能让儒商融入到中国的活动当中去,比如前年去华盛顿他们要谈中国文化,请我做主讲,我就知道他们受到地方的支持还是很少的。我们没有得到国内企业的支持,很多企业家还没有走到国外,这里就看到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可以在海外的世界能够发挥中国企业的精神,来帮助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不能只把中国看成大工厂,我们要看到中国是文明的创造,中国的企业家、儒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使者,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了解。   

最后,今天是一个新的崛起的时代,走向世界之道,一带一路、中国梦,我们还需要身体力行,实现中国的儒商之道,希望我们的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谢谢。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