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儒商文化 > 儒商研究会:民间社团的公益力量(图)
儒商研究会:民间社团的公益力量(图)
当代儒学网   2016-10-08 14:55:54 作者:小慧辑 来源:大众日报 文字大小:[][][]
  儒商研究会儒风讲坛举办传统文化书法笔会。(资料片)
  □本报记者 杨淑栋
  本报通讯员 胡新广

  淄博市儒商研究会于2014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共有单位会员34个,个人会员100人,主要从事儒学文化研究、保护、宣传、推广。
  短短两年来,研究会以“少年更强,夕阳更红,家庭更温暖,社会更和谐”为目标,举办各类国学讲座238期,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138次,受益人数达50000多人。 
    承传统 树新风
  “移风易俗,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唱树新风,还需我们的不懈努力……”9月17日傍晚,在周村区人民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巡演吸引了上千名市民驻足观看,演员们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一阵阵掌声,现场气氛热烈,原定5点结束的演出一直延长到近7点,不少市民反映,这样的宣传形式比政府一纸公告更接地气,效果也会更好。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正是周村的一家民间文化社团——淄博市儒商研究会。
  “我们正在做的事是政府想做但难做的事,为政府工作做补充。”儒商研究会会长张鸿雁说,我们会根据政府导向组织移风易俗演出这类宣传活动,比如中高考期间,政府倡导降噪,我们研究会的志愿者就顶着炎炎夏日到广场、公园做宣传。
  研究会同样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今年暑假,研究会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班颇受欢迎。贫困学生小鹏(化名)就是这期学习班的学员。小鹏母亲感叹:“孩子从小就喜爱国学,但家里困难,没有条件供他去国学经典学习班。而在儒商研究会的诵读班,他能免费学习,总算圆了孩子的心愿。”
  张鸿雁告诉记者,研究会的国学经典诵读班免费接收学员,贫困生优先。诵读班以《弟子规》、《大学》、《常礼举要》等为内容,举办寒假班、暑假班和周末班,目前,学员已超1000余人次。
  此外,研究会还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48期,受益10000多人。开展儒风讲坛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进家庭的“六进”工程,举办中医培训班,成立儒风艺术团等,多样化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提供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戒毒工作
  与其他文化社团不同,关注戒毒工作是儒商研究会活动的一大重点。今年72岁的毕玉桓,他是原山东第一劳教所的老干警,去年加入儒商研究会成为一名志愿者,现在已是研究会的秘书长。
  “最近新闻里频频曝光吸毒案件,据统计,现在戒毒人员复吸率高达98%。如何让学员彻底戒毒,这项研究意义重大。”毕玉桓说。
  “我们一个志愿者的表弟就是一名吸毒人员,为这事,他哥哥把他打了个半死,他也发誓戒毒,可一周后表弟又复吸了。”张鸿雁说,“戒毒必须是真心自愿才行,所以我们希望利用文化力量,从孝亲角度感化学员,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彻底远离毒品。”
  儒商研究会从去年6月份开始,介入济东戒毒所“国学齐鲁文化入心工程”,组成课题组,调查研究,探索教育戒治模式。毕玉桓带领课题组利用几个月时间蹲点戒毒所,今年完成了18万字的戒毒教材,初步形成“三层五段教育戒治工作模式”,并与山东戒毒监测治疗所签订了“文化戒毒共建工程”协议。
  今年,研究会又同中国孔子基金会组成“孝行天下”国学文化巡讲团到全省戒毒所巡讲,听课的干警400多人、戒毒人员4000多人。两年来,为戒毒系统创设环境文化6000余平方米,建成孔子学堂4个,戒毒展厅3个,组织帮教活动140余次,捐助资金12万元。
    探索企业公益运行模式
  企业办公益并非一帆风顺。儒商研究会会长张鸿雁同时也是淄博鸿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坦言这些年在公益上的投入非常大。2014年,公司全年的利润都用在公益上,公司两位老员工的分红还是张鸿雁自己掏腰包付的。“买衣服、买乐器,仅在艺术团上投入就已经超过了5万元。其他的还有请讲师,制作展板等,细算起来不计其数。”张鸿雁说,志愿者们也劝她,这样下去不是长法。
  “这几年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多帮扶,妇联、园林局、教育局等政府部门给我们配备了很多硬件设施,也正在帮我们争取政策资金补助。”张鸿雁说,今年我们开始探索转型,逐步形成依托企业的一体化运作模式。比如,艺术团培训适当收取一定费用,编写的戒毒教材可以出版成书,同时承接一些环境文化创设工程项目等。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我家的家训,父亲用一生去践行了这句话,我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谈起做公益的初衷,张鸿雁眼里泛着泪光,纵然有困难,她也会坚持下去。
  张鸿雁规划,下一步要强化研究会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办好儒风讲坛,办好文化产业,办好实体企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一体化运作模式更好地发展起来。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