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儒商文化 > 向孔子学习管理思想
向孔子学习管理思想
当代儒学网   2016-07-02 14:21:38 作者:文/本报记者 陈冬 来源:厦门网 文字大小:[][][]

 

  27日晚上6点多,在建发国际大厦上班的一些员工,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赶到六楼会议室,准备聆听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中的现代管理思想》的精彩讲座。
  之所以说精彩,是因为讲座的主讲人来头可不小——他是继易中天之后,第二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厦大教授,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研究。他的名字,叫傅小凡。
  这场讲座,是厦门“同文讲堂”开设以来的第16讲,也是2016年“同文讲堂”首次走进企业。由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社科院、厦门建发集团主办,同文书院、厦门建发集团团委承办。


  对儒学颇有研究的傅小凡,在当晚的讲座中,以先秦儒家中的孔子思想为例,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今日企业乃至社会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激活了人们的管理智慧。
  傅小凡一口京腔,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调动了全场听众的兴趣。大家的思绪随着傅小凡的讲解,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先秦儒学才是正统儒家思想


  之所以选取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傅小凡认为,这代表着真正传统的儒家思想,表达出百姓的心声,这才是传统儒家的魅力所在。
  傅小凡说,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分封的农奴主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的时代,此间农奴与领主,平民与贵族,礼制与法制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孔子终其一生,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自己的才华能力推销出去,寻找能够赏识他的君主。
  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家的管理思想才有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儒家管理思想的各种基本观点,多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


  “守成”是孔子心中重大意义的“礼”


  2000多年过去,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其思想精髓仍被人们从修身、处世、办学、从商、治国等多方面去消化吸收。
  “孔子的一生十分坎坷,仕途不顺,在我看来,他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傅小凡说,现代社会有句所谓的心灵鸡汤“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我很不喜欢,如果孔子看到这句话,一定会改成“改变不了环境,绝不改变自己”,所以要做个有骨气、有傲气、有精气神的人。
  傅小凡总结出孔子思想的特点是“守成”,也就是在孔子心中有着重大意义的“礼”。他说,“孔子认为,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礼,就不能敬天神地祗,不能区别上下等级,不能分别远近亲疏。所以要改变春秋天下大乱的政治状况,就要恢复周礼的权威,人人安其位,守其分。”


  【声音】
  推动人文社科知识下基层
  黄碧珊(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学艺术,铸造灵魂。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城市传承发展的灵魂。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科联、社科院是人文学者的荟萃之地,应该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广泛发动人文社科工作者致力于厦门的文化发展,推动公益文化和社科知识下基层,为各行各业听众带去更接地气的历史人文精神食粮,普及人文社科教育,提高人文社科素养。

  做了解传统文化的管理者
  叶衍榴(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能够与市社科联、市社科院联手,将“同文讲堂”请进企业,通过学习历史文化丰富员工文化内涵,这真是一件好事。傅小凡教授的演讲,留给我们许多思考,我们都应该树立更为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行动,再将行动转化成生产力。同时这场活动也让我们明白,应该要做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经营管理者。


  【启示】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傅小凡认为首先是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傅小凡认为,孔子说这句话,就是要求管理者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为被管理者做出榜样。如果自身行为不正当,虽然三令五申,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傅小凡说,儒家强调加强道德自律,反对统治者用各种手段搜刮民财和兼并土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其中的“均”,指的是具有稳定结构、金字塔形的均衡,而不是极易被打破的平均。


  公平是管理的价值基石
  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傅小凡指出,“上好礼”和“上好义”,一方面要求当政者喜好礼义和道义,对百姓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当政者加强思想说教,用“礼”和“义”教化百姓。
  所谓的“礼”和“义”,是中国人古老传统的信仰方式,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道德要求,让公权力存在公平公正的合理性。“因此,公平是企业管理的价值基石,而领导又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力量源泉。”傅小凡说。


  选拔正直的人来管理
  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统治?孔子回答:“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傅小凡对这句话做了解释,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百姓就服从统治了;选拔邪恶的人,罢黜正直的人,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
  傅小凡说,“管理”二字,“管”同“官”,拥有决策权、人事任免权和财务审批权;而“理”同“吏”,是执行者,相当于现代企业里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常处于夹心层,既要忠于上层,又要让下属实施上层意思,如何成为畅通二者之间的桥梁,最根本的方式还是要从管理层加以改变。
  “代表全体员工共同利益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企业使命的实现。”傅小凡说,这就是他从传统文化中读出的现实管理意义。


  【链接】
  “同文书院”
  建载体促提升
  “鼓浪声中寻意趣,同文顶上做文章。”成立于1898年3月12日的同文书院,由旅菲华侨叶清池等6位厦门名流发起兴办,以培养通晓中西语言文化的适用人才为特色,系厦门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学校,与厦门历史上玉屏书院、紫阳书院齐名,是名副其实的厦门文化地标之一。1926年,同文书院改组为中学,开厦门男女同校先河。此后学校几度改名,绵延不绝,为厦门培养了众多人才。
  2013年9月26日,在同文书院的原址(现厦门市社科联社科院办公大楼所在地),同文书院重新挂牌设立。市社科联、市社科院抓住重设契机,打造同文讲堂、同文学宫、同文译馆、同文书社、同文藏书阁、同文数据库等内设平台。以载体建设促进整体提升,加强鼓浪屿研究、闽南文化研究以及城市文化特质研究等重点特色项目研究,坚持海纳百川,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研究者开展研学,为我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同文讲堂”
  走出去接地气
  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文化”为宗旨的“同文讲堂”,是同文书院重新挂牌内设的六大平台之一,定位于“挖掘厦门城市文化内涵、传承厦门城市文脉”,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成为市社科联、社科院倾力打造的继“鹭江讲坛”之后,又一知名文化品牌。为推动“同文讲堂”向纵深发展,拓宽覆盖面,增强针对性,提高知晓率,提升品牌度,今年将邀请本土及海内外访厦学者进企业、高校、部队和社区,开展更具实效性、生动性、接地气的系列历史人文讲座。(文字整理/韩笑)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