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儒商文化 > 儒商的儒,其关键与根本在于社会担当
儒商的儒,其关键与根本在于社会担当
当代儒学网   2012-07-22 23:23:07 作者:张联中;李婷 来源:人民网 文字大小:[][][]

 

早在先民时期,神农氏便教人们“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我国的商业活动由此而发源。至西汉司马迁修《史记》,专辟《货殖列传》一篇,讲社会工商经济发展之繁盛情形。

然则中国旧式的文化始终是轻商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阶级,列在四民之末。所谓儒商,曾经在我看来,不过是商人出于对四民之末地位的修正而努力在生活形式上向士子看齐,“贾而好儒”,做“附庸风雅”亦是相宜。

在此印象之下,闻张联中先生儒商协会会长之名,便以为其人大抵只是经营生意之余好与文人学士游,乃或鼓瑟弄舟,构庐于闾里亦为可知,而其风貌自然是蔼然有儒者之相,翩翩作士君子之风。

然而张先生却是以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商界精英的形象出现了,浑身上下没有半个我们先前所理解的儒者的符号。乍见之下,有些愕然,不知儒商的儒字,该从何谈起了。

“儒商的儒,其关键与根本在于社会担当。”张先生开口了。这与他的外表一起,彻底颠覆了我们所认为的,以风雅为其关键与根本的儒商印象。来不及寻味,竟不知如何以对,其后闻其珠玑,方觉张先生之心事浩渺连广宇,我等只剩于无声处听惊雷。

孔孟遗风

其实我们先前对于儒商的风雅之想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徽商,因其自宋元以来,徽商的儒雅之名最盛,贾与儒的密切联系,是徽州商帮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宋代新安理学兴盛之后,以徽地为首,商人之中崇儒重学风气日盛,商贾之人往往在从贾之前就曾知晓诗书、粗通翰墨,从贾之后亦好学不倦,以后老而归儒,更有甚者在家业隆起后弃贾从儒。

张先生的儒却是一种骨子里的义勇。这种义勇与徽商的风雅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来自孔孟之乡的淳厚古风。

张先生生长于山东临沂,古称琅琊,乾隆皇帝为此地做赋曰“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孔子72贤徒,有13人在临沂,著名的24孝者,临沂就有7孝。

这里的儒不是形式上的风雅,而是以礼仪伦常的形式,深深浸入一方风土,教化一方黎民,“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从张先生身上看,这种礼是具体的:祖母殁,赤脚执幡导柩,殷忧守灵;先考丧,百日丁忧,足不出户。有人叹其郑重繁琐,张先生解释,“乡俗旧例本该如此,更何况家父生前本来尚孝道、重礼仪,熏陶之下,义礼之事,断不敢轻慢。”并且,在张先生看来,这种郑重倒不见得要以形式上的铺陈繁琐来表彰,却定要是“修合无人见,存心天自知”的赤诚——这样的礼不是用来做给人看的,而是以此来克己、自戒,修身正本。

“所以我理解的儒商之儒,不见得是满腹经纶的书生之儒,而应该是胸怀家国天下的大气魄、敢为天下担道义的义勇风骨。”

于是我们这才知世界杰出儒商协会的群儒,可以不寄情山水不舞文弄墨,但却一定是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伦理道德来引领自己行为的仁、义、礼、智、信之儒;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并能急公好义之儒;是非但穷能独善其身,还可富则兼济天下之大儒、真儒!

此胸襟与担当,何其之壮!

绘事后素

古人由于没有今人使用的这样的好的白纸,其绘画往往是先上各种彩色,最后以白色分布其间,使众色突显出来。是为“绘事后素”之理。换句话说,白色本身没有颜色,却可以凸显其他颜色。孔子曾以此与学生子夏谈礼,认为礼就好比白色,它不是要给人性加上什么色彩,而是把人内在向善的本质表现出来。

在商界无论是战略谋划还是运行管理都言必称西方的今天,张先生及整个世界杰出儒商协会看似与时下流行的商业元素背道而驰,但其本质,却正是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绘事后素”之理。

“当代企业,做实业的,要发展壮大的重要节点一方面在于资本,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的能力与素养;而从事资本运作的,其第一风险在于道德,第二风险还是在于企业家自身的能力与素养。作为企业,我们都希望社会的资本能够以重视诚信的风貌运作,作为企业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胜任领导者的工作,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张先生及儒商协会给出了内外兼具的方案——在精神上倡导回归优秀的民族文化本身,以儒家的仁、义、理、智、信为代表的儒商精神为体,在实务上吸纳优秀的管理经验与他国文明为用,最终实现商业大环境和企业家个人素质的整体飞跃。

“个人能力虽有大有小,但是要敢于去做;无论能与不能,要敢于担当。我们的企业家,也许单独去看,不过是沧海之粟,但是当我们有了儒商协会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就可以形成声势,产生合力,以我们的义行天下之心去改变甚至创造我们想要拥有的忠实诚信的资本环境。而这种的赤诚坦荡的儒商精神,亦使我们愿为企业作嫁衣,为企业化风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共享发展。”

“我们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经验,但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是要抱着借鉴的心,而不是对自我的全盘颠覆。”

是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商业钜子亦古已有之,当各种西方经管理论让人应接不暇的时候,对于儒商的回归,便是以纯良之白,彰显商业活动真善之面的美丽色彩。

中流砥柱

司马迁在《史记》里即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利的追求,士、农、工、商、王公大臣无一例外,当这种追求任其发展不受约束,便出现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的局面。于是先儒挺身而为中流砥柱,提出“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修己以安百姓”的取利原则。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世人生存压力日益繁重,商场勾心斗角气氛日升,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以成“英雄伟业”的厚黑学悄然兴盛,有张先生一干义勇儒商出来振臂疾呼,带领人们回归从商本真的伦理,不能不说是冷酷世事中的一股暖流。

“其实义利并不冲突。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想做好一个企业,首先要先把人做好,义可以带来利。而当物质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人便需要精神,就会更加自发地重义。”张先生说,“二者完全很可以很好地结合而集于一人,迭相为用,贾以获利,儒以彰名。”

张先生曾经将企业比作国家的发动机,“当今社会,在我看来,优秀的企业便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优秀的企业家便是一个企业的中流砥柱。”

而一个企业家要能担得起中流砥柱之任,在张先生看来,要强调四种能力:第一,协调能力——能够实现人和;第二,说服能力——能够使众人行;第三,融资能力——能够给企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第四,决策能力——有主张,有见地,自成一家,实用并且适用。

柳边人歇待船归

张先生早年在地方政府奉职十余年,后弃仕从商。这总会让我想到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范蠡。

范蠡生于宛,仕于越、终于陶,其辞官隐遁后,以“陶朱公”自号,“朱”字本意为“赤心木”,“陶”既指地名,也暗含“培育”、“养护”之意。“陶朱公”即寓养护赤心,不负吾志的意蕴。范蠡为官“志于道”、“仁以为己任”,辅佐勾践成就帝王霸业;范蠡为贾,成就“陶朱范蠡,商业祖师。持筹握算,百不失一。”的商业传奇。

而今范蠡的扁舟早已归棹于历史的长河,我们再不能见那个雄杰俊才璨若群星的时代,却亦可守待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杰。而这样的英杰必不是凭空而起枉自生长,而是在其血脉风骨里有着华夏文明的神采,在新的时代书写传奇归来。

人常说桃花难画,难在要画得它静。桃花开时潋滟热烈,画在纸上便成了静物,那灼灼其华的风姿便要因此一静而减了神采。张先生亦是丰饶而热烈的,然则写在纸上也便因为这平面的静而削减了神采,纸上读来终觉浅淡,怎样的浓墨重彩,也终觉不能尽其义勇昂扬之态。

而憾叹我辈无大笔如椽之时,才发现已是暮色四合,移步开窗,扑面而来的正是北京春风沉醉的夜晚。倚窗而望,见月只有微明的一钩,倒是漫天繁星如沸。便不由得眼前又现 “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众生熙熙攘攘之相。想来这世上黎民,终是以求生存富贵之本能各尽其事的多,而以情怀之高远践履圣贤之遗志的少吧,恰是合了今夜的星月之景。然众星即使数目再盛,亦不可辉映天地;而月在这三月初的夜里,虽则形状清浅,却将一天天丰润,终臻圆满而普照人间,使人间万姓仰首相看。

一如张先生担道义的铁肩,不忧、不惑、不惧的儒商品范。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