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商海儒姿 > 渝琼赤子天涯儒商专访海南省重庆商会会长陈宁(组图)
渝琼赤子天涯儒商专访海南省重庆商会会长陈宁(组图)
当代儒学网   2013-07-31 01:37:27 作者:刘伟萍 来源:搜狐焦点网 文字大小:[][][]

 

    一人何奇,商者,文者,仕者,兼具一身!

  因为从商,他少了文人的那分孤傲,多了几分对生活的热忱投入;

  因为从文,他能立定商海潮头,直面惊涛骇浪,内心波澜不惊;

  因为从仕,他更步履匆匆,辗转来去,为他人排忧解难。

  既能蹈海中流击水,又能笑谈古今春秋。他,就是人称“天涯儒商”的海南省重庆商会会长——陈宁。

  携笔从商,机缘巧合闯海南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之初,十万人才竞渡琼州海峡,而陈宁建省前两个月便来“安营扎寨”了,迄今坚守,可谓“二十五年红旗不倒”。

  当年奔赴海南,有青春激情推动,也是机缘巧合。大学毕业当过部队指导员的陈宁,正在重庆《青年之声》报做编辑部主任,邂逅了当时的海口市副市长。该市长极赏识眼前的“秀才”,问:“海南要建省办大特区,你想不想去?”陈宁一时犹豫,担心一向重用自己的报社领导不放人。看到他为难的样子,总编终于表态:“市长看得起你,那就去吧!”陈宁听了喜出望外,就这样人生拐迹,他踏上了闯海天涯路。

  来到海南,陈宁承包了海口电视台开办的“海口海龙音像公司”,并自筹资金先后拍摄了两部电视剧《海南恩仇记》和《秘密大追杀》,起初以录像带的方式销售。其中,《海南恩仇记》在省文体厅相关领导要求下,作为海南建省两周年的献礼片送中央电视台播放。虽然经济收入未如预期,但社会效益好,能用自己的作品为百业待举的大特区做贡献,陈宁至今仍感到非常的欣慰。

 

陈宁欢迎影星张敏加盟书画义拍

陈宁欢迎影星张敏加盟书画义拍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省后的海南成为全国各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向往的热土,人才大潮汹涌而至,堪称中国改革开放奇观。新的省领导班子思想解放,践行市场经济、“小政府大社会”的机构改革、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等,给人无限遐思与奋斗欲望,海南一时外来人口激增,人才云集,各种考察团络绎不绝,一派欣欣向荣的开发景象令人热血沸腾。“先有经济基础,后有上层建筑”陈宁携笔从商,也步入了市场大潮,频繁往返于岛内岛外,尝试创业、投资各种生意。勤劳致富,挣得第一桶金。1999年他又在澳门开办了中华出版社,基于自身深厚的知识储备、文学造诣,加上良好的经营,中华出版社现已成为澳门最大的出版机构,图书发行至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华人地区。

  笔耕不辍,现代儒商写春秋

  陈宁是商人,也是有名的“笔杆子”。他毕业于国家重点学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他热衷创作,常被朋友亲切地称为“秀才”。“腹有诗书气自华”,坚持不懈、笔耕不辍的“内功”修炼使他成为人人称道的“儒商”,言行举止间总透露着与众不同的儒雅风范。

  取材史实和鸿篇巨制是陈宁作品的特点,他常常在繁杂的史料基础上,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文风浩然、语言生动、情感深沉、耐人寻味,被称为“新生代实力派作家”。《秘密大追杀》、《海南恩仇记》和《天下一冠》是他早期的作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总编、大文豪范泉老人给予长篇纪实小说《天下一冠》“巧折天然一小枝,谱出人间创业诗”的高度评价。他写的《澳门纪事》曾在《海口晚报》、《澳门华侨报》连载并有十多份报章转载,图书出版发行时收获颇丰且好评如潮。

  今年底,陈宁的第四部电视剧、三十集的《重庆大营救——綦江战干团秘史》即将开拍,这部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讲述1940年国民党极右派破坏抗战大局,制造国共摩擦,迫害爱国青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讴歌了周恩来、董必武、宋庆龄、张治中等国共精英,联合营救綦江集中营命悬一线的300多爱国青年的真实故事。对史实题材的偏爱蕴含了他对祖国历史人文的深厚了解与尊崇,所谓“学力根深方蒂固”。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之余,他利用节假日等空余时间又创作出四十集历史大剧《平台宰相福康安》、一百集大剧“紫禁宫秘史三部曲”——《和敬公主》、《和嘉公主》、《和孝公主》,分别以这三位公主的视角解析乾隆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对此,央视百家讲坛元老、满学会长阎崇年教授亲自到海口为陈宁题签、作序,如此评价:“谋思高远,布局宏阔,意境幽趣,结构谨严,故事生动,文采飞逸。”

 

陈宁在拥军爱民、情系三沙记者会上讲话

陈宁在拥军爱民、情系三沙记者会上讲话

 

  在两岸四地,陈宁先后出版和发表各类作品约600篇400余万字,有的作品还译为英文和葡萄牙文向海外发行,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入名人传记《中国改革大潮报告文学——历史的使命》。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裘之倬曾在《海南日报》撰文盛赞:“在海南大特区,拥有世界名车、花园别墅以及资产亿万的巨富并非鲜见,但如陈宁般还能写出大块文章的青年作家,却是凤毛麟角。”

  问起为什么下海多年仍不放弃文学时,陈宁笑答:“有爱好,也有责任。不平则鸣,看到某些丑陋的社会现象难免愤世嫉俗,于是通过作品来针砭时弊。”他爱好简单,除了泡泡温泉、跑跑步外,就是阅读、写作,灵感来了就晚点儿休息,万籁俱寂时常伏首案前,奋笔疾书,清心寡欲、粗茶淡饭的健康生活他亦乐此不疲。

  一肩多职,渝商会长负重任

  2010年11月28日,在陈宁的动员组织下,全国重庆商会首届会长联席会在海口召开,同日海南省重庆商会也揭牌成立,参会人员规格极高,除了来自全国的渝商会长、精英外,海南省与重庆直辖市更有多位重要领导亲临现场。

  2011年,海南重庆商会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权,挂“重庆市人民政府驻海南联络办公室”和“重庆市劳务办驻海口办事处”两大职能牌。“一套班子三大功能”,也成为该商会在海南有别于其他异地商会的重要特征。

  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该商会的“维权”工作,陈宁说:“重庆驻海南联络办协调在琼的1400家渝籍企业,劳务办管30万重庆籍农民工,商会成立这两年来,已经为会员维权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仅2012年就维权24宗挽回企业损失3751万元。维权事无巨细,比如重庆务工人员受到不公待遇、企业工程款遭到恶意拖欠以及一些合同纠纷等等,因为海南省重庆商会兼有政府联络职能,可以直接向海南省相关部门申请协调,并代表直辖市相关部门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

  提起重庆人,陈宁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重庆人性格豪爽、吃苦耐劳,从建省到现在总共在海南累计投资高达600多亿元人民币,洋浦跨海大桥、文昌卫星基地主厂房、凤凰机场的跑道等,都有重庆企业的功劳。海口、三亚、文昌、琼海、儋州,都有许多建筑是重庆企业家开发或承建的,重庆人的身影跑遍全岛,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装饰装修、旅游观光、餐饮、教育、物流等多个行业,为海南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重庆商会以强大的服务功能搭建了一个互助互惠、便捷有效的共赢平台,其向心力和凝聚力陡增,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已有350家企业加入,三亚办事处年前亦挂牌成立。共同发展、团结互助和会员企业良好的信誉让渝商赢得了海南各大银行的青睐,2011年8月8日,中国银行海南分行王一林行长与陈宁会长在海口幸福酒店,为商会100多家会员企业签订了总额达4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并提供覆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三大领域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谈及商会的发展,陈宁多次提到“责任”二字。重庆商会面向全国出版的《渝商·海南特刊》杂志,每期大量采访企业家,深度挖掘其闯海历程与创业故事,还将出版一部闯海渝商精英故事的图书,《渝商》杂志还要做到全国重庆商会能资源共享。2013年4月,该商会承办的“百名将军书画拍卖会”,义款619500元已赞助三沙守岛官兵,援建三沙岛礁直饮水工程设施;4.20四川芦山发生大地震后,重庆商会立即组织向四川乡亲爱心捐款活动,当天的善款487500元已汇往灾区并指定援建芦山希望小学。重视渝商文化、传播渝商精神,肩扛社会责任,做到以商报国,亦是重庆商会与众不同的地方。

  乡梓情深,投资考察到綦江

  为了汇拢会员的闲散资金以积沙成塔,凸显商会的集群效应,搭建有效融资平台,海南省重庆商会成立了“渝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筹建海口“重庆国际大厦”、考察各地投资项目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该商会350家会员企业中有36家是房地产公司,面临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诸多机遇,在项目投资方面商会不遗余力地为企业提供帮助。

  重庆市綦江新区是陈宁的故乡,也是他三十集电视剧《重庆大营救》的主要拍摄地。2013年4月,商会组织50多位企业家回到重庆,考察綦江新区的开发投资环境,受到当地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企业家们热爱乡梓、返乡投资、回报并参与家乡开发建设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这次回乡考察以房地产项目为主,还有一个5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的重点打造,该项目位于綦江北部,是以老瀛山木化石为核心、恐龙足迹为主体、丹霞地貌为特色、兼顾林海景观和文化宗教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开发项目。影视基地“綦江集中营”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投资目标,专门为《重庆大营救》的拍摄而建,之后将作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纪念场所,将成为綦江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上述项目成型后,企业家们将分期、累计投入资金约100亿元,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扎根海南,酷爱国际旅游岛

  当年一腔热血闯海,转瞬二十五载,青春、事业、生活都献给了这爿热土,海南早已成为陈宁的第二故乡,也是他心里特别的爱。“有人说海南是文化沙漠,其实这儿是文化绿洲”,他的言论可谓独树一帜,“海南无论人文地理还是风土人情,有很多可书可赞的历史及可歌可泣的今天,她曾领中国改革风气之先,是中国最大的特区(省),一部国人闯海的历史正是大时代大开发的高度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造就了许多人才与人物,包括王石、潘石屹、冯仑、陈峰等等。无论走出去的还是留下来的,闯海这段经历对于他们的人生历练、事业发展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可谓成功三要素:改革的机遇、人脉的累积与知识的储备。”

  陈宁亲历了海南建省到国际旅游岛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欣慰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仍保存完好。在他眼里,中国唯一的热带风光、美丽的椰风海韵就是海南的发展优势。“环境保护好了,对海南可持续的发展非常有利”,他微笑着说,“很多企业家包括商会的企业家们扎根海南,正是看中了这里钟灵毓秀不可复制的良好生态,渝商企业600多亿的累计投资就是证明!从感情上说,呼吸清新自由的空气,就是心旷神怡,根儿就扎在这儿了,即使到别的地方投资,最后还是要回来!”

  爱之深,责之切,当问起国际旅游岛发展之不足时,他流露出重庆人的直言不讳:“海口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太少,人气不够;全省人口还不到重庆的三分之一,导致消费市场不旺,购买力不足,很多生意做不起来,比如餐饮就不像北京、上海、重庆那样火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总量跨入世界前列,全球皆慢我独快?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强有力的内需,进而拉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谈起未来,陈宁对海南的发展信心满满,他说:“国际旅游岛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乐土,只要各种改革举措循序渐进、分出轻重缓急地开发,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这爿热土,以共同托起海南更加美好的明天。”

  后记:

  不禁想起一则古联:名利萦牵,山水皆归臭浊;志趣旷达,市朝亦觉幽清。

  无须逃遁,立于俗世,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儒商”之名对于陈宁会长再合适不过。有人作《临江仙》诗专赞陈宁曰:

  曾是草原扛枪客,兼习文武堪嘉,风尘一路闯天涯,幸得营救在,羯鼓又一挝;

  自是飞龙难久困,风雷鼓舞腾踏,陶猗天地竞婆娑,江郎才不尽,时见笔生花。

  除了《重庆大营救》,陈宁会长还有一部电视剧也在编创筹备,在商海喧嚣中独守心灵的宁静,这份志趣与执着令人由衷地钦佩!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