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请您留言 / 友情链接
繁體中文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儒学网 > 当代儒商 > 儒商文化 > 李文良在新时代企业家家风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家风与企业文化
李文良在新时代企业家家风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家风与企业文化
当代儒学网   2022-05-20 02:11:38 作者:子清辑 来源:中国当代儒学网 文字大小:[][][]

 

 

2022515日第29个国际家庭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国企业报集团等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企业家家风建设研讨会”上,博鳌儒商杰出人物、东莞泰威电子公司创始人李文良先生通过视频发表演讲。记录如下:

1991年,我从南京林业大学南下深圳创业,1997年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研究生毕业,同年在东莞创办企业。2005年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2009年推动全员吃素食,2010年开始探索青少年教育,安老怀少,生态农业等等。2011年获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15年提出51-25-24天地人和的企业长治久安企业治理理念。2017年在企业实现全员有机素食,2021年在新冠疫情常态下,企业同仁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好,家庭越来越和谐,企业越来越有凝聚力,企业的经营呈现出越来越有生命力的状态。

一提到家风家道这个话题,心中就充满着欢喜和力量,小时候印象中我的父母都是非常的勤劳,非常的节俭。每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早早下地里干活去了,晚上已经睡了一觉醒来仍看到母亲还在那里缝缝补补,母亲一件东西可以用很久很久。多年前我们回家的时候,了解到我的父母结婚时买的一个蚊帐用了40多年。父母乐于助人,我们村上有一个精神病人,他喜欢到我们家来讨饭,每次我的母亲总是把我们吃一样的东西拿给他,从来没有烦恼,特别的慈祥,看到他就像她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父亲特别的自律,他一直给我们传达这种信念,就是不要给任何人添麻烦,一定要保持谦虚谨慎,我父亲经常说一句话:“做什么事情,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做了决定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动摇。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叫“板上钉钉”,一旦确的事就象一个板上订钉子不能动了,代表一诺千金。父亲的兄弟情深,我的叔叔婶婶在东北生活很多年不能回来,他们的孩子迁过来江苏老家了,很多年他们的四五个孩子都跟我们一起生活。我的父亲就比照顾我们还要用心,从他们的读书到盖房子,然后甚至到结婚都给他安排好,尽心尽力,没有任何的怨言。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常提到“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告诫我们诚实做人,那时生命中如果有占他人便宜的行为就感到特别的耻辱。

我的父母他们也是非常的勇敢,敢于担当,我们不去欺负别人,也不随便被人欺负。父亲一直告诉我们要自强,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父亲是个孝子,记得小时候的清明节,跟着父亲上坟,让我感觉到特别的印象深刻,父亲在我们心目当中非常的强大,但是到祖宗坟前的时候,却感觉父亲的柔情似水。

父亲重视孩子的教育,父亲经常讲,只要你们想读书,就是摔锅卖铁也要去供你们读书。家风家教一直在书鞭策着我的成长。

为了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九一年,我到深圳创业,边创业,边学习。到了1997年,电子科大管理工程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同学们都去拿学位,后来我就想如果仅仅拿一个纸上的学位觉得意义不是不大,当时我想就去做一个实体企业来作为我的硕士论文。于是就创办了一个现在叫泰威电子的企业,记得第一次开管理干部会议时,我就说我们做企业的目的是要为中国人争口气,不要被别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一定要创造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品牌。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想法的源头应受父母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所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与中华文化的学习与践行过程中,有时与父母相处时,父母会说出一些让我非常受用的话。2005年,我正在计划布局把企业更大的发展以走向国际的时候,而我的母亲常在我的耳边唠叨一句话“十年的好运经不起一年的歹运”。初听时没有什么留意,不久又讲了第二次,这时开始有些留意,当母亲唠叨第三次的时候,我开始警惕了,一个大字不识的母亲怎么总会在我面前唠叨这句话呢?她老人家可能看到我做企业有些成就以后,开始有些骄傲自满了。我心中盘算看从创立企业以来已八年多了,就快十年了,如果不好的年景来了怎么办呢?于是在老母亲这句话的引领下,我开始反省自己,之后确立了把泰威拿出来做我们中国文化复兴的实践,为中国民营企业探索出一条生机之路的想法,所以在企业全面的学习践行传统文化。母亲另外的一句话是“苗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这是提示要居安思危,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要慎于始,还要有底线思维,以终为始,不能透支未来。

母亲还说“年年防贱,夜夜防贼”,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大意,准备意外的到来,做好现金储备以及各种风险的管控。以及“人在人下能活,树在树下不能活”这是要告诉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要能低下来。“吃亏人常在,占便宜死得快”这句话是父母践行了一辈子,吃亏是福,不占便宜,在我们的血脉里沉淀了人生的大智慧。父亲在村乡亲们中威望很高,有些乡亲间很多年解决不了的矛盾,他一出面就轻易解决了,因为他有个公道心,他从不占他人的便宜,因此,他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可。父母的德行,促使我们在企业推动阳光工程(不送回扣给客户)、不漏国税、遵法守纪、给员工感恩金等等。“穷没有根富没有苗”,说的是什么事情都在不断的变化中,穷不会永远穷,富不会永远富,因此在富的时候要想到遇到困顿怎么办?这几年遇到不少危机的企业家,与他们一起总结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当中吸取教训,也是这句话当中得到的智慧。

通过这么多年中华文化的学习,结合家风的传承,上下求索,我们实践出了一个这样的股权治理机制,企业51%的股权拿出来归于天地万物,让天地万物做大股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让天做大股东,才能成事。天地万物、阳光空气等等都是企业的投资者,万物一体。人类不能把阳光空气等的功劳占为己有了,企业25%的股权给全体员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让全体员工做企业的第二大股东,人心齐泰山移。剩下的24%股权归企业主所有。将企业主就放在最轻的位置。《道德经》上讲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我们一起回馈天地万物、回馈员工,成就员工的成长。51%来支撑25 %25%支撑24%,符合《易经》里面讲的厚德载物,51%得天和、25%得地和、24得人和,天和、地和、人和,天地人和,成为企业的精神信仰,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之道。

经过25年的泰威斯美的实践,最近我们提出来检验企业经营方向是否正确的三个检测点:

第一就是我们企业的经营能不能给全体同仁带来身心的和谐。如果我们企业的经营伤害了全体同仁的身心的健康,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不道义的企业,这个企业一定不可能持久。

第二点来讲就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是不是让全体同仁的心更加有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如果我们企业经营伤害了全体同仁的心,导致心散了,那么这个企业就经不起各种考验。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企业的经营手段、各种方法等等是不是为让我们全体同仁的心更能有凝聚力,这是我们考量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的依据。

第三点就是我们企业的经营是不是让这个世界更加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工业化让地球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污染,地球越来越不可持续,进行中新冠疫情,地球温度的不断突破极限,碳排放量越来越增加,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已到十万火急!如果我们不能让这个世界让地球越来越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企业失去了全体员工的身心和谐,失去了全体同仁的心的凝聚力,失去了这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这个企业就会走入万丈深渊,我们也正在做更加量化的指标,希望我们也能给更多的企业带来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看到现在疫情下面很多企业出现危机,这个危机我们要检讨一下,我们之前经营的时候给全体同仁是不是带来身心的和谐。我们在危机面前,我们同仁的心为什么没有凝聚力?有了问题有了困难了,这可能就随时走,员工的心就散掉了。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们提出了我们做企业的经营的目的,有三个点:

第一、我们企业不是家胜似家,家是有爱的地方。大家看一下这个愛里面有个心,愛里面加了一个心,这个是最重要的含义是什么?就是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所以我们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爱的地方,互相成就,互相帮助。把企业建成不是家胜似家,现在很多家庭出现了很多危机,都是光看到钱财,没有看到家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把企业建成有爱的地方,把爱传承到四面八方。

第二、企业不是学校胜似学校,那么学校是让人成长的地方,只有成长才是真实的,成是成人,长是长大的。企业不仅仅是让员工获得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员工的身心得到成长,让他不断有一个更大的格局,在身心灵方面得到成长。只有成长才是真实的,我们不能把一个企业仅仅给员工提供一点收入,如果忽视了员工的成长,这个企业是不能持久的。

第三、企业不是道场胜似道场,道场是让人活明白的地方,人生是一场悟道的旅行,让每个人都能成就明明白白的人生,才是企业终极的信仰目标。

我作为企业的首席信仰官,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回到泰威跟同仁们一起来共同探索企业的信仰系统,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把什么事情都搞明白,做人做事都是明明白白,都很通透,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样一个符合道的方向。道是管方向,的,方向是什么?就是我们不能去有任何的迷惑等等,所以这里面在中国文化当中,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都是要我们明了“道”的重要性。

我们企业现在经过的家风文化的实践以后,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的完善,那么我们全体同仁身心的和谐,很多人原来在外面身心都有一些状况,现在到了我们企业之后就越来越欢喜,家庭越来越和谐,这么多年也很少听到企业有闹离婚的,企业里面大家都都能相敬如宾,互相的包容,吵架斗殴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少。同时企业凝聚力的抗风险能力,越是在危难当中越能看到文化的力量,我也是特别感动。大家不忍心让我难过,只要我有一个想法大家都能努力去实践,上下一心,我也是一直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省。

2005年之前的我经常是绝望的,经常是大发脾气,觉得怎么样都不可能让我们的同仁去相信我理解我。经过这么多年的传统文化学习,我现在的想法不是让同仁去理解我,而是我要去怎么样去理解同仁,不断地走到同仁的心里面去,让大家越来越欢喜。我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信心越来越大,中国文化能真实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企业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等等。常常特别感动,特别的感恩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智慧来武装了我们,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出现一个欢喜自在光明的状态。

我们也希望中国文化的价值能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信心。我们有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老人就是中国文化的智慧,传承了几千年,是最老的一种文化,经历了种种的风霜、危机的考验,传承下来就是宝,那么真听老人言,幸福就在眼前了。

我们现在种种的这种危机,全球的危机,大自然的危机,疫情的危机,人际关系的危机,那么我们只要回到老祖宗的智慧上来,我们就有办法,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从我们自己当中找到我们自己的问题,老祖宗的智慧就像个镜子。重建我们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有我们中国文化引领的家风,在这样一个风气当中君子德,在这样的君子风气下我们都能得到很好的幸福的成长。

祝疫情早日化解,祝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祝福世界和平。

 

关闭窗口
 

copyright(c) 2004-2012 中国当代儒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65号  e-mail: mail-ccc@163.com  mailzhrx@163.com QQ:1953300734  审批表下载 
晋ICP备12001571号